醫療器械板塊的估值正在被重估。
水產品龍頭1分鐘內股價跌停
今日(11月25日)早盤,AI賽道延續昨日上漲勢頭,CPO概念、光通信、銅纜高速連接、PCB、英偉達概念、AI眼鏡等題材漲幅領先。
消息面上,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1月24日,美國白宮發布聲明表示,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啟動一項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變革科學研究方式、加速科學發現的全新國家計劃“創世紀計劃”。
此外,科技巨頭亞馬遜宣布將投資高達500億美元,用于擴展公司面向美國政府客戶的AWS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HPC)能力。
此前強勢的水產品、軍貿概念、種業題材遭遇調整。水產品概念龍頭中水漁業(000798)今日小幅低開,開盤后1分鐘內股價觸及跌停板,約在10:51跌停板被撬開。截至午間收盤,該股跌9.7%。此前7個交易日,該股均錄得漲停板,成為同期漲停板最多的股票。

11月24日晚間,中水漁業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截至2025年11月24日,公司滾動市盈率為85.29倍,市凈率為14.83倍,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市凈率與同行業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公司提醒,公司近期股票波動嚴重異常,可能存在非理性交易行為,交易風險較高,存在股價大幅上漲后回落的風險。
北京上海兩地相繼發文
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網站11月24日消息,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門印發《北京市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從創新器械臨床研發、注冊上市、落地生產、推廣應用、集群發展、數字賦能及出海遠航等維度切入,制定15條有力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創新醫療器械產業高地。具體措施包括:支持創新器械臨床研發和注冊上市、支持創新器械成果落地和推廣應用、支持醫療器械生態集聚和鏈群發展、支持醫療器械數字賦能和智慧升級、推動創新器械開放合作和出海遠航等。
就在同一天,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推動擴大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醫保支付范圍,覆蓋更多創新產品。在國家醫保藥品和“新優藥械”產品目錄發布1個月內,根據臨床需求和醫院特色,及時配備使用。對具有明顯臨床價值、創新性強的第二類醫療器械,鼓勵申請適用創新特別審查程序,優先注冊檢驗、技術審評和注冊體系核查;屬于全國首個或符合優先審批條件的醫療器械參照實施。完善咨詢路徑,優化注冊申報事前輔導和事中服務機制,提高申報資料質量、縮短補正時間,第二類醫療器械首次注冊平均周期壓縮至六個月內。
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發展期
“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從頂層設計入手推動醫藥產業創新,這意味著我國醫藥產業將迎來拔節起勢、蓬勃發展,具有更強的創新創造力和全球競爭力。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需求升級及技術創新等因素,中國及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并將逐步釋放出巨大潛力。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簡稱“沙利文”)數據分析,中國近年來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逐年攀升,已躍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根據沙利文數據分析,2020—2024年,中國醫療器械總體市場規模已從7298億元人民幣增至9417億元人民幣,復合增速為6.6%。預計到2035年,中國醫療器械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81萬億元人民幣。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醫療器械板塊的長期投資機會來自創新、出海和并購整合,板塊的創新性和國際化能力得到認可、估值正在被重估。創新藥板塊大漲之后,醫療器械板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改進式創新、突破式創新的產品正在被逐步認可,也有一批公司積極戰略拓展第二增長曲線、實現海外業務高增長,估值迎來上漲。
低PE+高回撤的醫療器械股出爐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24日收盤,醫療器械行業A股市值1.38萬億元。邁瑞醫療、聯影醫療兩大龍頭A股市值超1000億元,分別達到2340億元、1110億元。新產業、魚躍醫療、惠泰醫療A股市值介于300億元至500億元之間。
估值水平方面,據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24日收盤,滾動市盈率(PE)低于40倍的醫療器械股有45只。其中13股滾動市盈率不到20倍,包括九安醫療、康德萊、英科醫療、奧美醫療、維力醫療等。
上述這45只醫療器械股中,11月24日收盤價與年內高點相比,23股回撤幅度超20%。其中5股回撤幅度逾30%,分別為愛博醫療、麥瀾德、三諾生物、安杰思、健帆生物。
愛博醫療回撤幅度最高,達到43.77%。公司是國內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制造商,提供精良且多元化的人工晶狀體產品系列,涵蓋多個產品類別和價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9億元,同比下滑8.64%。公司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經過2025年的市場鋪墊,預計龍晶?PR的銷量將在2026年穩步上量增長。同時,公司高端高透氧材料研發項目正穩步推進,新一代角膜塑形鏡產品計劃于2026年正式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