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四大國有銀行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悉數出爐。

工行、農行新增貸款超2萬億元
從總資產規模來看,工商銀行(簡稱“工行”)仍位居四大行首位,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資產總額已接近53萬億元,為52.8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18%;農業銀行(簡稱“農行”)、建設銀行(簡稱“建行”)緊隨其后,資產總額分別達到48.14萬億元和45.37萬億元,資產增速均超過了11%。而中國銀行(簡稱“中行”)的資產總額則為37.5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1%。
資產增長背后,是有力度的貸款投放支撐。今年前三季度,農行、工行的全部新增貸款均超過了2萬億元,其中,農行的全部貸款增量略高于工行——農行前9個月新增貸款為20813.87億元,增長8.36%;而工行則為20797.00 億元,增長7.33%。建行、中行前三季度分別新增貸款1.84萬億元和1.76萬億元,增速分別為7.1%和8.15%。
從投向來看,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營企業、涉農、綠色領域等仍是貸款投放的重點方向。其中,工行制造業貸款同業率先突破5萬億元,截至9月末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超4.2萬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超2.7萬億元,總量、增量均居同業首位;農行在縣域金融方面深耕,其縣域貸款余額為10.90萬億元,新增10417億元,增速為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個百分點,余額占境內貸款比重40.98%;建行、中行的綠色貸款余額分別達到5.89萬億元和4.66萬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8.38%和20.11%。
在資本市場層面,今年以來,四大行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年初至今,農行、工行、建行、中行的A股股價漲幅分別達到了57.72%、18.05%、10.06%、7.12%。其中,伴隨股價的持續上漲,農行總市值已在全球銀行業市值排名中,躍居第二位,目前排名僅次于全球銀行業市值第一位的摩根大通。
具體來看,截至10月30日收盤,農行、工行、建行、中行的總市值分別為2.74萬億元、2.59萬億元、1.92萬億元和1.69萬億元。

四大行均實現營收、凈利“雙增”
主要經營指標方面,四大行均實現了營收、凈利的“雙增”,其中,中行營收增長最快,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912.04億元,同比增長2.69%;農行凈利潤的增速則為四大行中的首位。
資產質量方面,工行、農行、建行、中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33%、1.27%、1.32%、1.24%,較年初分別下降0.01個百分點、0.03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方面,農行仍是四大行中撥備覆蓋率最高的銀行,從變動趨勢來看,建行的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上升了2.3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四大行的利息凈收入均呈下降趨勢,工行、農行、建行、中行前三季度的利息凈收入分別為4734.16億元、4273.08億元、4276.06億元、3257.9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7%、2.4%、3%、3.04%。
對于下階段的息差走勢,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在10月30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所回應。他指出,從政策市場環境來看,當前央行不斷完善貨幣政策框架,暢通利率傳導機制,通過強調資產端和負債端降息的對稱性、加大對結構性政策工具的應用等方式,有效降低政策對NIM帶來的沖擊;同時,金融監管部門繼續加強對銀行業定價行為的監管,開展理性競價檢查,整治無序競爭,為維持凈息差穩定創造了良好環境。
“從我行自身情況來看,由于貸款重定價快于存款,在LPR及存款利率下調的滯后影響下,預計全年凈息差仍有一定下行壓力。但從邊際情況看,存款利率下調對負債成本的降低作用正逐漸顯現,前三季度客戶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4個基點,較上年同期多降30個基點,對凈息差的企穩起到重要作用。”生柳榮認為,綜合來看,凈息差下降幅度將逐漸收窄。
非息收入增加 拉動業績增長
各行由此在積極拓展非息收入。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點評中行三季報時就指出,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結構來看,規模擴張、非息收入為主要貢獻分項,分別拉動業績增速14.7個百分點、12.3個百分點。不過,從邊際變化看,王一峰指出,規模擴張拉動作用維持在較高水平,而非息收入正貢獻收窄。
具體來看,工行、建行、中行前三季度的非利息收入分別為1666.12億元、1460.96億元、1654.12億元,增速均超過了11%,分別達到11.3%、13.95%、16.2%。
建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紀志宏在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在降費深化的大環境下,建行回歸客戶經營,持續擴大客戶覆蓋廣度、深度。
今年前三季度,建行財富管理客戶數保持兩位數增長、快捷支付綁卡客戶數近4.9億、單位人民幣正常結算賬戶較上年末增加近100萬戶……“這些數據都說明我們通過客群的擴大,厚植了中收發展基礎。”紀志宏稱,同時,個人結算、對公結算等領域的收入貢獻也有所增加。此外,受資本市場結構性行情影響,財富管理業務邊際向好,代銷基金、第三方存管(CTS)延續今年以來較好增長態勢,收入均保持兩位數增速。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