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股”業績爆表。
當前,A股市場正迎來2025年三季報的密集披露期。29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業績非常亮眼,其中“大牛股”新易盛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05.38%,工業富聯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2.04%,中金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54.93%。
另外,硬科技賽道也迎來一則利好消息。10月29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發起,委托中國國新設立和管理的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在北京啟動,目前該基金已具備投資條件,將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基金首期募集達510億元。
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大增
10月29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報披露進入沖刺階段,有多家上市公司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具體來看:
新易盛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0.68億元,同比增長152.53%;凈利潤為23.85億元,同比增長205.38%;前三季度營收為165.05億元,同比增長221.70%;凈利潤為63.27億元,同比增長284.37%。業績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投資的發展,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工業富聯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431.72億元,同比增長42.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73億元,同比增長62.04%。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AI服務器市場持續擴張,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AI機柜產品規?;桓?,以及云服務商客戶需求強勁,推動云計算業務快速增長,其中AI服務器、交換機等高增長產品表現突出。另外,在交換機方面,因AI需求持續放量,交換機業務成長顯著,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100%,其中800G交換機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超27倍。
江波龍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5.39億元,同比增長54.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8億元,同比扭虧。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銷售規模持續擴大,企業級存儲業務和海外業務高增長,Lexar品牌影響力提升,巴西子公司Zilia市場份額擴展,以及自研主控芯片技術突破并實現量產應用,疊加非經常性損益中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推動。截至報告期末,自研主控芯片累計部署量突破1億顆,關鍵技術投入繼續有序向長期競爭優勢轉化。公司自主設計并成功流片了首批UFS自研主控芯片,搭載公司自研主控的UFS4.1產品整體性能表現優秀,公司已經與國際知名存儲原廠閃迪基于公司UFS4.1自研主控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面向移動及IoT市場推出定制化的高品質UFS產品及解決方案。
華宏科技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3.02億元,同比增長70.39%;凈利潤為1.17億元,同比增長23211.89%。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受國家政策、市場供需及國際貿易等因素影響,國內主要稀土產品市場價格企穩回升,公司稀土資源綜合利用業務經營發展勢頭良好,收益較上年同期明顯改善。
中金公司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9.33億元,同比增長74.7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3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54.93%。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加,以及持有和處置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產生的收益凈額上升。
弘信電子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0.56億元,同比增長45.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52.17萬元,同比增長558.30%。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司整體經營業績持續提升,FPC業務毛利率大幅提升并實現扭虧為盈,同時AI業務高速增長,持續貢獻利潤。
固德威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1.08億元,同比增長17.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771.78萬元,同比增長200.83%。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逆變器和電池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加,帶動利潤總額顯著上升。
宏和科技公告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02億元,同比增長43.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43.33萬元,同比增長644.41%。
硬科技賽道的重大利好
據央視新聞,10月29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發起,委托中國國新設立和管理的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在北京啟動,目前該基金已具備投資條件,將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
基金首期募集達510億元,其中中國國新擬出資約150億元。該基金投資期為5年,管理和退出期為8年,其中投資期最多可延長2年,合計15年。
該基金作為國務院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專項基金,將支持國資央企補齊產業短板弱項、布局前沿創新,進一步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將重點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能源、未來信息、未來制造等未來產業重點領域。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部署,央企戰新基金將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核心,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助推央企加快戰新產業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加快央企戰新產業布局發展,促進國家重點領域高水平自立自強。
天眼查App顯示,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黃杰,注冊資本510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由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中移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昆侖資本有限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近年來,在政策層面一直在積極引導國資央企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回顧此前,去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其中提到,著力加大創新資本投入,募集更多資金投向硬科技。
今年7月,全國首批首支中央企業創業投資母基金——誠通科創投資基金正式落地,規劃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由中國誠通牽頭,聯合中國石化、中國航油及海淀區政府共同出資設立。該基金錨定“硬科技”投資主航道,重點布局新材料、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核心領域。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在產業領域上可能更多聚焦于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培育,譬如工業母機、高端芯片、量子通訊、腦機接口等。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