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股迎來財報季業績披露高峰期,明星科技股成為市場焦點。周三盤后,谷歌、微軟和Meta公布最新財報,除了營收和利潤以外,市場焦點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本開支增長趨勢。
按照日程安排,明天(周四)蘋果和亞馬遜將揭曉成績單,而作為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英偉達,其業績將在近一個月后的財報季尾聲亮相。
谷歌營收超預期,盤后漲超6%
谷歌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1023.5億美元,市場預期998.9億美元,其中搜索業務本季度收入為565.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YouTube廣告收入102.6億美元,預期為100.1億美元,谷歌云(Google Cloud)收入151.5億美元,同比增長35%,預期為147.4億美元。
凈利潤增至349.7億美元,合每股收益EPS 2.87美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63億美元。需要注意的是,今年9月歐盟監管機構以谷歌在高利潤的廣告技術業務中存在反競爭行為為由,對其處以34.5億美元反壟斷罰款,該罰款對本季度財報凈利潤產生了影響。
谷歌表示,得益于人工智能(AI)領域的強勁需求,其云計算業務保持穩健增長勢頭。同時,公司還宣布上調2025年預期資本支出。“隨著各項業務持續增長,以及云計算客戶需求攀升,我們目前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將處于910億至930億美元區間。”今年早些時候,谷歌已將2025年資本支出預期從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計劃用于數據中心等技術基礎設施建設。
谷歌首席執行官桑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財報聲明中表示:“我們持續推動新業務實現強勁增長。谷歌云業務增速加快,本季度末未完成訂單金額已達1550億美元。”
Meta上調資本支出指引,盤后跳水8%
Meta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5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6%,市場預期為494.1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500.8億美元,同比增長26%,預估485.9億美元。每股收益EPS1.08美元,市場預期為6.69美元。
Meta表示,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落地,公司產生了一筆金額為159.3億美元的一次性非現金所得稅支出。不過,公司預計該法案將使其在2025年剩余時間及未來幾年的美國聯邦現金稅支出 “大幅減少”。
Meta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將處于560億至590億美元區間,該區間的中值高于分析師此前預期。
Meta將本年度總支出區間的下限上調了20億美元,調整后全年支出將處于1160億至1180億美元之間(此前預期區間為1140億至1180億美元)。與此同時,關稅還上調了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調整后資本支出區間為700億至720億美元(此前預期區間為660億至720億美元)。
Meta 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的人工智能(AI)相關計劃對算力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使得在數據中心及云服務相關領域的支出相應增加。“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該領域進行規模顯著更大的投資,極有可能轉化為盈利。”他補充道。
微軟Azure業務營收激增40%,盤后跌超3%
微軟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776.7億美元,同比增長18%,分析師預期753.3億美元。包含Azure云服務在內的微軟 “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部門,本季度營收達309億美元,同比增長28%,高于302.5億美元共識預期,其中Azure云服務營收同比增長40%,高于38.2%預期增幅。涵蓋Office辦公軟件及領英(LinkedIn)的 “生產力與商業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部門營收為 330 億美元,高于323.3億美元共識預期。
凈利潤增至277億美元,合每股收益EPS 3.72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46.7億美元,合每股收益EPS 3.30美元。
云業務仍是微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該業務是人工智能熱潮的主要受益者。上一季度,微軟首次披露了其Azure云基礎設施業務的營收規模:2025財年Azure及其他云服務營收同比增長34%,突破750億美元。
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與 OpenAI 的緊密合作關系。本周二,OpenAI 宣布已完成重組,并正式公布了微軟在該公司的持股情況。根據新架構,OpenAI的非營利性母公司將持有其營利性子公司26%的股權(價值約1300億美元);微軟將持有27%的股權(價值約1350億美元);其余47%的股權由 OpenAI 現任及前任員工與投資者持有。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