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咨詢機構Statista數據,2025年起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將重回增勢,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1537億美元,2024—203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8%。從區域結構來看,中、美、印、日、英是全球前五大消費電子市場,中國穩居第一大市場。
財信證券認為,1)消費電子板塊穩健增長,成為電子行業增長核心引擎。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和凈利率環比均有改善,反映盈利質量穩步修復,費用管控取得成效。品牌消費電子板塊盈利能力短期承壓,但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板塊通過費用優化及效率提升,持續推動盈利修復與板塊增長。2)AI重塑消費電子生態,終端創新趨勢明確。建議關注AI手機、折疊屏、AIPC以及AI眼鏡等賽道,優先布局技術領先、受益于結構性增長的龍頭企業以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銀河證券認為,2025年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在挑戰與機遇中前行,AI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引擎。一方面,智能手機等傳統品類因創新進入平臺期。另一方面,AI硬件迎來爆發元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大增。AIPC也因集成了專用NPU而獲得增長動力。展望未來,消費電子行業將沿著智能化、生態化和可持續化的方向深化發展。
信達證券認為,目前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在全球的供應鏈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位置。首先,在多年的發展中逐步優化自身的技術底蘊,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樹立了較強的壁壘。如消費電子外觀件、連接器、精密結構件、電池等生產環節中,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目前的技術底蘊、工程經驗、低成本等方面優勢較大。其次,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已經形成了良性的產業群,企業間的良性互動拉動了產業鏈整體發展,中短期內難以在全球的其他國家找到替代品。最后,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在近年來也不斷深化全球布局,除了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和國家的需求外,也增強了自身抵御地緣政治摩擦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