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李志強
2025-10-30 08:40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10月29日發布消息說,我國已構建完整的鋰產品供應體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林如海在當日召開的2025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碳酸鋰、氫氧化鋰等基礎鋰鹽,金屬鋰及其合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電解質等產品的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信證券認為,2025年儲能政策推動儲能電池需求超預期增長,單車帶電量提升以及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動力電池需求提高。預計全球儲能及動力電池景氣度有望延續,鋰鹽需求繼續超預期。鋰行業投資高峰期已過,未來主要增量來自現有項目的增產或爬坡,鋰資源供應增速會逐步下滑。9月鋰鹽冶煉廠的庫銷比為28%,降至2022年的水平,鋰鹽庫存水平達到極限值。預計2025—2028年全球鋰行業供應過剩量分別為10.1萬噸、7.8萬噸、2.9萬噸、1.1萬噸,鋰供需將逐漸轉為平衡,鋰價底部有望抬升。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強勁需求支撐,去庫預期推動鋰價上行。供應方面,鋰輝石端和鹽湖端均有新產線投產,市場供應穩步增加,鋰鹽廠開工率維持高位。需求方面,主力下游表現依然強勁,動力電池快速增長、儲能市場供需兩旺,下游料廠開工率持續走高對現貨成交形成支撐。需求側,10月1—19日,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63.2萬輛,同比增長5%,新能源零售滲透率56.1%,增速與滲透率均較前一周改善,延續旺季特征。供給側,海內外低成本產能仍在釋放,產量壓力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