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北京市政協與北京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議政會,就“構建多元參與機制和政策支持體系,建立可持續城市更新和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主題協商議政。會議提出,要建立健全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推動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不斷完善城市形態。
當前,各地正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實施路徑,通過強化城市更新組織實施、完善用地政策、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等舉措,推動城市更新行動落地見效。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城市更新是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行動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展望未來,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仍將是政策發力的方向。
城市更新成效顯著
“十四五”時期,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堅持體檢先行、統籌推進、機制創新,找準城市更新的著力點,加快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建立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
在國新辦于10月11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介紹,各地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2387個,建設籌集安置住房230多萬套;啟動城市危舊房改造17.5萬套(間);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4萬多個,惠及4000多萬戶、1.1億居民。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鄙虾R拙臃康禺a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基礎設施升級,能夠補齊宜居短板,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促進房地產存量市場的更新和升級。同時,城市更新也將激活內需動能,改造低效用地、盤活存量資產,促進住房消費升級。
今年以來,各地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從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實施機制、健全法規標準等方面發力,推動城市更新各項任務盡快落地見效。
例如,江西于9月25日發布《江西省城市更新條例》,構建城市更新規劃、實施、保障三大體系,建立健全城市更新法律制度框架;圍繞城市更新保障,提出創新土地供應模式、綜合確定土地價款、支持分層開發、鼓勵發行企業債券籌集更新資金等支持政策。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多地落地城市更新相關實施文件,并持續探索老舊住房自主更新,鼓勵小區房屋產權所有人參與自主更新,加速推進老舊小區更新項目。
城市更新機制加快建立
未來,城市更新行動還將持續推進。
在前述發布會上,秦海翔提到,做好城市更新工作,關鍵是城市要落實好主體責任,構建市級統籌、部門聯動、分級落實的工作格局,要扎實開展城市體檢評估,編制城市更新規劃,分輕重緩急謀劃好城市更新項目,統籌政策和資金,加強組織保障,推動各項任務盡快落地見效,以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城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目前,黑龍江、河南、四川等多個省份已對城市更新重點任務進行細化落實。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南省深入實施城市更新重點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圍繞實施城市精細化治理、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細化明確25項任務,分項明確20余個責任單位。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為,預計城市更新各項新機制將進一步加快建立,配套的金融、財稅、土地等支持政策也有望逐漸落實到位。
對于城市更新行動,嚴躍進建議,未來進一步完善法規標準;強化資金保障,擴大銀行貸款和專項債等支持規模,支持社會資金進入,并將城市更新和城市群都市圈建設等有機結合,更好促進產業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