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蘭微(600460)10月19日下午披露,為加快完善公司在半導體產業鏈的布局,公司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于10月18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落實前述《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公司全資子廈門士蘭微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下稱“廈門半導體”)、廈門新翼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新翼科技”)于同日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根據上述協議內容,士蘭微、廈門半導體等將投資200億元建設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生產線,產品定位為高端模擬集成電路芯片。
具體來看,各方明確將廈門士蘭集華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士蘭集華”)作為“12英寸高端模擬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生產線項目(下稱“12英寸芯片項目”)”的實施主體。12英寸芯片項目規劃總投資200億元,規劃產能4.5萬片/月,分兩期實施。
其中,一期項目投資100億元,包括資本金60.1億元,占比60.1%;銀行貸款39.9億元、占比39.9%。項目建成后形成月產能2萬片。二期項目規劃投資100億元,在一期基礎上通過購置工藝設備及配套實施,建成后新增月產能2.5萬片,達產后兩期將合計實現月產能4.5萬片(年產54萬片)。
企查查顯示,士蘭集華成立于今年6月,現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由士蘭微100%持股。廈門半導體的實際控制人為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新翼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廈門市國資委。
此番,士蘭集華擬新增注冊資本51億元。新增部分由士蘭微、廈門士蘭微、廈門半導體、新翼科技以貨幣方式共同認繳。其中:士蘭微和廈門士蘭微合計認繳15億元,廈門半導體認繳15億元,新翼科技認繳21億元。增資完成后,士蘭集華將不再納入士蘭微合并報表范圍。
士蘭集華一期項目資本金60.10億元中剩余的9億元由后續共同引進的相關其他投資方認繳出資。待資本金完全到位后,士蘭微方面的出資占比合計為25.12%,廈門半導體、新翼科技的出資占比分別為24.96%、34.94%。
士蘭微注冊地位于杭州市,系國內主要的綜合型半導體設計與制造(IDM)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從事硅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向客戶提供硅基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和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產品。截至10月19日,士蘭微最新股價為29.94元/股,總市值約為500億元。
對于此次投資,士蘭微表示,如此次投資事項順利實施,將為士蘭集華12英寸芯片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提供資金保障,有利于加快完善公司在高端模擬集成電路芯片領域的戰略布局,抓住當前新能源汽車、算力服務器、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契機,推動公司主營業務持續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士蘭微與廈門市方面早有深度合作。據悉,雙方再次牽手合作就是為了進一步對標國際IDM大廠、打造創新發展新高地。
去年5月,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與士蘭微在廈門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合作在廈門市海滄區建設一條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產線。項目分兩期建設,合計投資約120億元。兩期建設完成后,將形成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年產72萬片的生產能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顯示,項目一期已在2月末正式封頂,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實現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