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
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將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最新值。
同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三季度及9月份宏觀經濟數據。
宏觀?要聞
中美,最新消息!
北京時間10月18日上午,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關系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交流,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新華社)
中央財政安排5000億元結存限額補充地方財力
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近期中央財政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5000億元下達地方,補充地方財力。
最新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876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32664億元,增長0.7%;非稅收入31212億元,下降0.4%。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8064億元,同比增長3.1%。
財政部等三部門公告
財政部等三部門就調整風力發電等增值稅政策有關事項發布公告。其中,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海上風力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
金融?證券
上交所“十四五”成績單出爐
10月16日,上交所“十四五”改革發展情況回顧發布。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2.8個百分點,滬市年均股息率接近2.5%,市場預期和投資者信心明顯改善。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上交所與市場各方一道,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主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步推進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設。目前,上交所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場、全球最大交易所債券市場、亞洲第二大ETF市場,期權交易量也穩居全球同類產品前列。
上交所,最新發聲
10月18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上,上交所副理事長霍瑞戎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技術快速發展,不僅會深度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也將深刻改變“科技—產業—金融”的融合發展態勢。霍瑞戎透露,為順應這一趨勢,上交所將始終錨定服務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營造長期資金入市的良好生態,不斷增強市場的包容性、適應性和吸引力。
外資機構:唱多
據最新消息,瑞銀財富管理將全球股票評級上調至“有吸引力”,理由是經濟增長強于預期,關稅壓力緩解,以及人工智能驅動的強勁投資周期。
瑞銀財富管理將中國科技股評級上調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對中國科技領軍企業將人工智能貨幣化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
產業?公司
人工智能重磅報告,最新發布
10月1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上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用戶規模半年翻番;普及率為36.5%。《報告》認為,國產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戶廣泛青睞,并推動各種應用場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級。
動力電池將迎規模化退役 2030年國內市場規模或突破千億元
10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化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即將迎來動力電池規模化退役階段。
據統計,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萬噸,對應市場規模超480億元,預計到2030年國內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同時,工信部明確從源頭設計、過程管理、安全監管三方面推進標準建設,破解市場痛點,中國也在國際標準制定中從“參與者”向“引領者”轉變。
金價,跌了!關于后市,橋水最新研判
北京時間10月17日晚間,全球貴金屬價格顯著回落,銀價更是大幅跳水。截至最新收盤,倫敦現貨金收報4251.45美元/盎司,當日下跌1.73%;倫敦現貨銀收報51.86美元/盎司,跌幅為4.21%。紐約商品交易所貴金屬期貨同步調整,白銀期貨主力合約收報50.63美元/盎司,跌幅高達5.01%。國內貴金屬期貨夜盤時段也大幅下挫。
橋水類貨幣資產負責人哈德森·阿塔分析認為,黃金市場未來走勢并不清晰,走低的可能性大于進一步上漲。
寒武紀: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386.38%
10月17日,寒武紀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財報顯示,寒武紀第三季度營收為17.27億元,同比增長1332.52%;凈利潤為5.67億元。前三季度營收為46.07億元,同比增長2386.38%;凈利潤為16.05億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報告期內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本周關注
本周新股申購
根據發行安排,本周暫有1只新股申購,具體如下:
周五:大明電子 申購代碼:732376
本周解禁股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本周將有54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達717.09億元。其中,慧博云通本周將有1.57億股上市流通,主要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市值達84.28億元。恒帥股份的解禁規模次之,本周將有0.8億股上市流通,解禁股主要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市值達84.03億元。從解禁比例來看,歐圣電氣、三柏碩、恒帥股份等6股的解禁比例居前,均超50%。
國家統計局將發布重磅經濟數據
國家統計局10月20日將發布三季度及9月份宏觀經濟數據。
10月LPR報價將公布
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將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最新值。此前公布的9月22日LPR顯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0%和3.5%,連續第四個月保持穩定。
機構策略
中信證券:展望本周,預計中美博弈對市場短期擾動的烈度和持續性較低,“十五五”規劃預計著力于穩增長、發展新質生產力、提振內需,將為后續投資提供指引。債市近期有所修復,但仍應保持謹慎;權益市場則沿著資源安全、企業出海和新質生產力三條結構性行情線索,關注具有產業趨勢和景氣度、估值和業績相匹配的板塊,如資源、化工、消費電子、創新藥。
華泰證券:短期,從市場情緒來看,賺錢效應、市場熱度、技術指標等已回調至接近中性水平,后續待資金指標合理降溫后,市場情緒有望回落至性價比區間。此外,考慮到月底前中美貿易摩擦仍會頻繁博弈,市場當前向防御板塊的風格切換仍有演繹空間,但指數的有效突破或仍有賴于科技板塊的再啟動,這一點在當前業績期,科技板塊消化性價比不高的壓力后有望回歸。操作上,繼續均衡配置,內部注重性價比,關注半導體設備、AI端側、電池、有色金屬等,繼續持有黃金及大金融,對沖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
國泰海通證券:外部擾動不會終結趨勢,回調是增配A股良機。近期股市顯著調整,投資者對大國博弈進一步擴散的擔憂加劇,止盈與兌現需求明顯升溫。研報維持較共識更為樂觀的判斷:1)與4月相比,本輪大國博弈的風險邊界更為清晰:美國關稅反制面臨供應鏈調整緩慢、經濟需求回落、美元信用沖擊等多重實質性約束,貿易議題降溫是大概率事件;2)中國“轉型牛”內在趨勢確定:經濟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當下中國社會和投資人關于“找資產”的需求持續井噴,尤其是發展邏輯堅實的優質資產;3)從交易上來看,當前A股熱門科技賽道調整幅度已接近歷次科技牛情緒性調整的均值水平,調整時間相對較短,這意味著盡管后續板塊仍有波動,但風險沖突和機構止盈相互交織有望令市場結構的改善速度更快。因此,外部擾動不會終結趨勢,每一次回調都是增持中國的時機。
責編:李丹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