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硅共生 合創AI+時代”為主題的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日前舉行,彩訊股份(300634)作為中國移動長期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并參與“靈犀智能體全面賦能生態計劃”的啟動。
會上,彩訊股份董事長楊良志接受采訪時表示,AI正從簡單的算法工具,邁向具備感知、理解、決策與行動能力的“數字生命體”。它能夠在企業運營體系中形成持續學習、自我優化的智能閉環,使AI真正成為企業的“數字員工”,從輔助決策走向共同決策,從任務執行邁向能力創造。
據了解,彩訊股份的AI戰略始于企業級落地場景。從自研平臺Rich AIBox 1.0/2.0出發,公司構建了企業知識庫、智能客服、智慧營銷、AI BI等幾大產品模塊,推動AI深度嵌入業務流程,讓智能體在企業內部形成自學習、自進化的能力體系,成為企業“數字員工”。
在楊良志看來,中國移動提出的“靈犀智能體生態計劃”,是產業從“單點創新”邁向“生態協同”的重要信號。AI行業的發展重心也在從以模型為核心的技術競爭,轉向以場景落地和生態協同為核心的“全棧競爭”。在新一輪的AI技術革新中,彩訊的定位是“技術底座+生態連接者”。憑借在通信、政企、交通、金融、能源等領域的深厚積累,彩訊將協同生態伙伴,在多行業場景中快速實現AI落地。
面對AI的快速迭代,彩訊股份提出“AI 2.0”戰略,目標是構建具備自學習、自反思、自協作能力的下一代企業級智能體體系。楊良志介紹,未來智能體的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多模態理解、復雜任務拆解與情感交互三個維度。
楊良志認為,全球AI競爭正從“模型比拼”轉向“落地比拼”。國際上以OpenAI、Anthropic為代表的企業已形成“模型+平臺+生態”的閉環,而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行業深度與應用復雜度。
“中國市場的優勢在于行業深度與場景復雜度。”楊良志表示,這為AI的產業化提供了肥沃土壤。“我們的機會不在模型體量,而在行業落地與生態協同。彩訊要做的是聚焦場景、平臺、運維三大方向:從高頻剛需場景切入,用統一智能體平臺實現快速交付,以可視化運維實現持續進化。這一方法論讓AI從項目制走向系統化,實現真正規模化應用。”
面向未來,楊良志表示,AI競爭的焦點不再是“誰的模型更強”,而是“誰能讓AI在真實場景中長期創造價值”。彩訊股份將繼續深耕企業級AI底層能力,助力中國企業在新一輪智能革命中實現跨越式發展。楊良志總結:“AI的未來,不是更強的算法,而是更懂業務的智能體。彩訊要做的,是讓中國企業AI落地最穩的技術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