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國恩股份(002768)公告,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國恩集團(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石油化學有限公司與香港城市大學(呂堅創新團隊)共同簽署了《關于光伏增產及海水資源提取集成項目之協議書》,三方將共同開發光伏增產及海水資源提取集成項目,該項目已完成前期實驗室驗證并進入中試階段。
公告顯示,合作核心項目聚焦“光伏冷卻增效”與“海水低耗提鋰”兩大方向,致力于解決光伏板降溫難題并開發低能耗光熱驅動提鋰系統。在光伏冷卻增效技術方面,該技術致力于解決光伏板在戶外環境下的降溫難題,高度適配沿海及干旱地區光伏電站需求,可實現“發電+淡水”協同收益,并可通過材料批量合成與穩定性研究,加快推動技術產業規模化應用轉化。
在光熱驅動海水提鋰領域,基于設計兼具高效光熱轉換與離子選擇性識別功能的新型復合吸附材料,依托系統集成與過程優化,通過材料結構創新、熱力學調控與分子界面工程,構建光熱驅動的“吸附—光熱再生”循環工藝,創新開發可連續穩定運行的低能耗“光熱驅動循環提鋰系統”,有效解決現有光熱材料對鋰離子選擇性弱的核心技術瓶頸,為新能源全球產業發展對關鍵稀缺資源供應提供了綠色解決方案。
項目經費由雙方共同向香港特區政府按1:1申請“RAISE+”配套資金,首期項目經費預計申請配套資金2670萬港元,雙方自籌資金2670萬港元。未來進入產業化階段,雙方擬共同成立初創公司。
國恩股份表示,本次合作旨在通過光伏冷卻系統的實際環境測試與性能評估、設計兼具高效光熱轉換與離子選擇性識別功能的復合吸附材料、構建光熱驅動的循環提鋰系統三個主要方面的研究,推動光伏冷卻系統、創新復合材料與光熱驅動提鋰技術的開發。此次簽約標志著公司在綠色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產學研協同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將有助于推動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合作將依托公司的香港研發中心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核心技術壁壘,加快推進“技術研發—中試驗證—產業化推進”全鏈布局,不斷拓展高價值產業賽道,夯實綠色發展科技基礎。
國恩股份特別指出,本次協議的簽署預計對公司本年度經營業績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對公司未來年度經營業績的影響需根據項目進展情況而定。
目前,國恩股份主要從事塑料原料及產品、改性塑料、復合材料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該公司海內外產能協同擴張。2024年以來,通過整合香港石化、國恩東明等優質資產,持續增強產業鏈控制力與協同能力。此外,國恩股份港股IPO正穩步推進,相關備案材料已于7月獲中國證監會接收。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泰國基地建設及香港石化技改。借助海外產能與客戶的協同,該公司將在全球改性塑料與新材料市場加速布局。
財務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綠色石化新材料業務快速增長,國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97.54億元,同比增長4.58%;歸母凈利潤3.46億元,同比增長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