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產業鏈格局生變。
據最新消息,剛果(金)宣布,鈷出口禁令將于10月16日解除,并實施年度出口配額管理,2025年剩余時間的出口上限為18125噸。該國是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國,2024年產量占全球的75.86%,鈷出口禁令自今年2月底開啟,至今已持續近8個月。
在出口禁令的影響下,今年以來,鈷價出現明顯上漲。有分析指出,預計剛果(金)的出口配額政策將導致2025年—2027年全球鈷供應量遠低于正常水平,供應短缺量分別為12.2萬噸、8.8萬噸、9.7萬噸,鈷價有望強勢上漲。
出口禁令將解除
據最新消息,剛果(金)的礦業監管部門宣布,持續了8個月的鈷出口禁令將于10月16日解除。
該國戰略礦產市場監管局(ARECOMS)10月12日公布新規,將自10月16日起實施年度出口配額管理,2025年剩余時間的出口上限為18125噸。
文件顯示,鈷出口配額是依照2024年、2023年、2022年各企業的出口情況確定,按照比例計算。 2026年,出口至外部市場的鈷最大總量為96600噸,包括87000噸的“基礎配額”和9600噸的“戰略配額”。2027年出口配額將與2026年相同——不到該國2024年產量的一半。
根據ARECOMS指令,2025年第四季度剩余的鈷出口配額分配給剛果(金)國有企業EGC和剛果(金)國家礦業總公司(Gécamines)子公司STL及其他鈷企。所有配額公司必須在運輸鈷之前預付欠國家的特許權使用費,按銷售額的10%計算。
據悉,剛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國,2024年產量占全球的75.86%。因不滿鈷價格過低,該國于今年2月22日開始實施出口禁令,隨后又在6月延長3個月,直到9月才決定實施出口配額制。禁令出臺時,基準鈷價已跌破10美元/磅,此后價格已經翻倍。該國的主要出口產品氫氧化鈷價格更是翻了逾三倍。
貿易公司Darton Commodities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測算稱,若嚴格執行出口配額制,鈷市場最早可能在2026年底、最遲2027年初將轉為供不應求。
ARECOMS警告稱,對于未能完成出口配額、違反環保或稅收規定,或將配額轉讓給第三方的企業,該國將撤銷其鈷出口配額。
ARECOMS特別指出,未來將可能根據礦業公司“對該國戰略項目發展的貢獻度”,特別是在本土開發高附加值鈷加工產能的貢獻,來調整授予各礦企的出口配額。
新規同時還在未來兩年的出口配額外設置了10%的“戰略配額”,由ARECOMS“全權分配”。
對于合規運營商,2025年12月獲批的配額將自動轉化為2026年的各月配額。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日前還警告稱,該國政府將永久禁止違反新鈷出口配額制度的企業出口鈷。
影響多大?
在剛果(金)出口禁令的影響下,今年以來,鈷價出現明顯上漲。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國內電解鈷最新價格為34.95萬元/噸,相較于年初價格已翻番。
有分析指出,全球供應端收緊的同時,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對鈷的需求持續上升,進一步推動鈷價走高,行業對后續鈷價走勢預期持續偏強。
華創證券認為,剛果(金)政府禁令+配額政策加劇鈷原料緊缺氛圍,鈷價或加速上行。從2025年內配額1.8萬噸,考慮剛果金運輸需要時間,年內原料面臨空窗期,疊加旺季來臨需求去庫+冶煉廠補庫,原料短缺加劇,鈷價上漲確定性強;中長期看2026—2027年配額僅9.66萬噸,參考USGS數據2024年剛果金22萬噸鈷產量計算,配額44%,預計未來鈷從過剩扭轉為短缺。
生意社數據分析師認為,剛果(金)配額制度將導致鈷市供給短缺,盡管印尼、澳大利亞等國的鈷項目彌補了部分鈷市供給短缺,但其產能增量遠無法彌補剛果(金)供給缺口。預期2026—2027年全球鈷供應將面臨5萬噸的年度缺口。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剛果(金)出口新政將對鈷的供需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此次供給收縮力度很大,將對鈷價有明顯提升效果,預計鈷價或將上漲至40萬元/噸上方。
據悉,全球最大鈷生產商洛陽鉬業將在2025年四季度獲得6500噸鈷出口配額,在2026年獲得31200噸的鈷出口配額,超過剛果(金)2026年基礎配額的三分之一。即便如此,洛陽鉬業所獲配額仍與其年產量有著較大差距——該公司2024年鈷生產量高達114165噸。另一礦業巨頭嘉能可在2025年第四季度將獲得3925噸鈷出口配額。
中信證券表示,鈷出口配額制顯示出剛果(金)政府控制全球鈷價的決心,預計政府會通過靈活地調節鈷供應量來長期穩定鈷價,這有利于全球鈷產業的健康發展。預計剛果(金)出口配額政策將導致2025年—2027年全球鈷供應量遠低于正常水平,供應短缺量分別為12.2萬噸、8.8萬噸、9.7萬噸,鈷價有望強勢上漲。預計布局印尼鈷冶煉的公司以及在剛果(金)擁有礦山的公司將充分受益于鈷價上漲。
責編:王璐璐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