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說
在前幾篇文章中,小博向大家介紹了指數增強基金的特點、配置價值和運作原理,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還有一個與實操息息相關的問題:
面對各式各樣的指數增強產品,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挑選指增基金并不困難,掌握幾個關鍵指標和步驟,你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只。
定方向:選指數
這是所有決策的起點。
可以先明確自己的投資需求,想投資大盤股、中盤股還是小盤股?追求價值風格還是成長風格?不同的指數有著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
舉幾個例子。
想投大盤,可以關注A股核心資產的代表指數,比如滬深300、中證A500等等。
想投紅利,市場上也有不少紅利類指數,例如純粹篩選高股息標的的中證紅利指數。
如果沒有明確的投資方向、想要全市場布局,也可以考慮中證全指指數,近乎覆蓋A股所有標的,一鍵打包全市場熱門板塊。
明確自己想跟蹤的指數類型,這就圈定了指數增強基金的選擇范圍,也確定了組合的基石風格。
評優劣:看指標
接著,針對跟蹤同一個指數的同類指數增強產品,我們可以借助幾個關鍵指標來做投資參考:
年化超額收益:這個指標直觀反映了基金持續戰勝指數的能力。當然,對于指數增強類產品來說,最好觀察長期的超額表現(比如3年以上),而非短期爆發。
跟蹤誤差:這個指標反映了基金凈值走勢與指數走勢的偏離程度。過高的跟蹤誤差意味著基金可能偏離了基準風格;而過低的跟蹤誤差則可能意味著增強力度不足,因此需要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信息比率(IR):信息比率=超額收益/跟蹤誤差,是衡量“性價比”的專業指標。IR越高,說明基金單位風險所帶來的超額收益越高,可能意味著策略表現越優秀。
重實力:選團隊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指數增強,尤其是量化指數增強,是高度依賴團隊實力的。
因此,管理人的實力至關重要,我們可以優先選擇那些量化投研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策略持續迭代的基金公司。以小博家的量化團隊為例,就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公私募12年實盤淬煉:博道量化團隊由量化投資總監楊夢領銜,擁有4年私募+8年公募實盤經驗。
策略迭代能力突出:量化策略與時俱進,不斷升級迭代。目前我們的量化體系堅持雙均衡框架:傳統多因子和AI全流程框架并行,基本面與量價因子并重,追求有競爭力的、可持續的、波動可控的超額收益。
產品線布局齊全:博道量化團隊管理的產品線覆蓋寬基指數增強(如滬深300、中證500、科創綜指)、特色賽道增強(消費、成長等)、風格增強(smart β)、固收+等多條產品線,盡可能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風險偏好需求。
總的來說,一個優秀的量化團隊能夠不斷優化模型,適應變化的市場,從而更有可能持續地創造超額收益。
因此,團隊領軍人的履歷、團隊成立時間、團隊成員構成以及策略框架,都是我們挑選指數增強基金時的重要參考。
風險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非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評測,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請在進行投資決策前,務必仔細閱讀基金的法律文件(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