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深圳創投日”三周年活動上,深圳正式發布《深圳市推動海外主權基金來深投資工作方案(2025—2027)》,推出“10條政策、24項措施”,并構建了招商引資、要素保障、監管服務三大協同機制,以深化存量合作、搶抓增量機遇,吸引海外主權基金重點投向“20+8”產業集群、未來產業及基礎設施領域。
這是年內我國積極吸引主權基金加碼中國市場、深耕優質賽道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面對海外主權基金的投資熱情,我國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密集出臺有關政策,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政策支持體系,持續提升市場吸引力。與此同時,在政策紅利與市場機遇的雙重作用下,海外主權基金正持續加大對華投資力度,并呈現“規模擴大、領域拓寬、深度加深”的顯著特征。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海外主權基金持續加倉源于對中國經濟韌性和創新能力的認可,而日趨完善的政策體系則為投資提供了重要保障。未來,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實施,中國將進一步成為全球長期資本的重要目的地,投資領域將更加廣泛,合作深度將不斷拓展,跨境資本合作也將為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各地政策精準發力
構建引資“強磁場”
主權基金,是一國政府依托外匯儲備資產或財政盈余設立的主權投資機構,核心目標是追求更高投資收益,進而提升本國經濟實力與居民福利水平。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研究院(SWFInstitute)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活躍的主權財富基金已超100只,管理總規模突破13萬億美元,其龐大的資金體量與投資影響力可見一斑。
吸引主權基金加大對華投資,不僅能為中國資本市場注入大額資金、優化資金結構,更能推動國內市場規則向國際標準對齊,為資本市場高質量開放提供關鍵助力。
今年以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持續出臺各類政策舉措,為吸引全球主權基金進一步加大對華投資創造更優質的制度環境與市場條件。
在國家層面,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10月份,證監會印發的《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提出,對主權基金、國際組織、養老金慈善基金等配置型外資準入許可實行綠色通道和簡易流程,便利更多境外投資者來華投資。
地方層面,各地結合產業優勢推出特色政策,形成“多點開花”的引資格局。例如,廣東3月份出臺《廣東省推動海外主權基金來粵投資的若干措施》,提出9條具體舉措,創新“海外主權基金+招商引資”模式,推動海外主權基金持續加大對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關鍵領域的綠地投資、股權投資。
此次深圳出臺的相關舉措更是凸顯精準化與創新性。例如,創新“主權基金+海外經貿”聯動模式,積極引導海外主權基金與深圳市民營領軍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等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多元化經貿合作。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外主權基金的落地轉化需兼顧策略差異化與執行協同性。在策略設計上,要以本地核心產業為錨點精準發力:沿海城市可圍繞高端制造產業鏈升級、數字經濟場景落地等方向,設計符合主權基金長期投資偏好的項目包;在落地保障方面,跨部門協同機制的建立尤為關鍵,同時定期梳理政策執行中的堵點問題,及時優化調整,確保主權基金引入后能順暢融入本地產業生態。
全球資本加碼中國
投資結構呈現新特征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與中國市場的穩定潛力,正推動海外主權基金加碼對華投資。以2025年三季報為觀察窗口,阿布扎比投資局、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知名全球主權基金現身多只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三季度末,阿布扎比投資局持有24只A股股票,持股數量為1.94億股,持股市值為42.14億元;科威特政府投資局持有14只A股股票,持股數量為1.19億股,持股市值為34.85億元;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持有2只A股股票,持股數量為1223.65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從投資流向來看,主權基金正加速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延伸。以阿布扎比投資局為例,在其持有的24只A股股票中,4只來自醫藥生物行業,4只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
景順發布的《2025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報告》表示,主權基金的投資策略愈發精準,尤其被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吸引,78%的基金認為中國的技術和創新行業將具備全球競爭力。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主權基金對華投資已從財務投資轉向深度產業合作,重點布局與中國產業升級高度契合。而這種契合將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主權基金的長期資本和技術注入將加速國內相關產業的技術迭代和集群發展;另一方面,國際資本的深度參與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促使本土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培育出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在合作模式上,跨境聯合投資正成為新趨勢。主權基金與國內產業基金、地方政府引導基金共同組建合資平臺,圍繞特定產業鏈開展協同投資。例如,10月30日,在沙特利雅得舉辦的第九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天津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易達資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總額8000萬美元的投資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全國首個由地方政府與中東主權基金聯合設立的跨境資本與產業合作平臺,圍繞汽車供應鏈、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雙向投資。
在田利輝看來,海外主權基金加碼對華投資,核心基于三重核心考量。一是看好數字科技、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球領先潛力,這些領域已形成的技術優勢與產業集群,契合主權基金長期價值投資需求;二是認可中國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與政策支持,從國家到地方的全方位政策體系,為跨境投資提供了穩定保障;三是將中國視為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關鍵抓手,在全球經濟波動下,中國市場的韌性可有效分散投資風險。這一投資轉向的深層原因,在于中國正從科技“追隨者”成長為“引領者”,產業升級方向與全球技術變革高度契合。國際資本的持續涌入,既是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肯定,更能通過資金與資源的聯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