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共有5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260.9%,其中北交所的丹娜生物、中誠咨詢首日收盤分別上漲497.08%、170.08%,滬市主板的大明電子、豐倍生物分別上漲413.55%、172.6%。
根據發行安排,本周(11月10日—11月14日),A股市場將有兩只新股申購,為北交所的南特科技和深市主板的海安集團,兩股分別將于本周二和周五開啟申購。
資料顯示,南特科技專注于空調壓縮機零部件領域,公司是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龍頭企業的供應商;海安集團是國內領先的全鋼巨胎生產企業,專業生產全鋼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
具體來看,南特科技的發行價為8.66元/股,公司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67.32萬股,排名2025年以來A股新股申購上限第三。如果一只北交所新股的申購上限越高,有資金優勢的投資者可以申購更多股份,那么其“中簽率”或將更高。
招股書顯示,南特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精密機械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創新與技術積淀,公司已形成從模具設計、熔煉鑄造到精密加工的全套生產工藝,產品可應用于空調壓縮機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等細分領域。
公司長期專注于空調壓縮機零部件領域,產品覆蓋氣缸、軸承、活塞、曲軸等壓縮機核心零部件。公司已與空調壓縮機的前五強中的四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包括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兩大龍頭企業,以及海立股份、松下電器等國內外知名廠商。根據產業在線數據測算,公司供應的壓縮機零部件占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這兩家龍頭企業的份額分別約為13%、30%,公司已成為壓縮機龍頭企業的重要供應商。
借助公司在鑄造及精密加工工藝形成的研發積累,近年來公司不斷拓展產品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汽車行業對零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尤其是汽車中的制動系統、離合系統等,是汽車中應力最為集中,承受變載壓力最頻繁的部分,其零部件質量直接關系到車輛及人員安全。公司通過了汽車行業IATF16949體系認證,并開發生產了制動系統部件(制動鉗體)、離合系統部件(壓盤)等汽車零部件產品,該等零部件的抗拉強度、硬度等參數性能可滿足下游客戶的要求。報告期內,公司已開拓了多家汽車零部件客戶,其中對華粵傳動、東莞領峻等客戶已實現批量供貨,產品間接供應于大眾、依維柯、五菱等汽車廠商;并開始對江鈴博亞、湖北加倍等汽車零部件公司進行小批量送貨或試樣。
2022年度—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34億元、9.38億元、10.3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0.47億元、0.84億元、0.98億元。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將投資于安徽中特高端精密配件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和珠海南特機加擴產及研發能力提升項目。
海安集團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4500股,頂格申購需持深市市值14.5萬元。
招股書顯示,海安集團主營業務包括巨型全鋼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礦用輪胎運營管理業務。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外知名礦業公司、礦山機械主機廠商、采礦服務承包商以及輪胎貿易商。
巨型全鋼工程機械子午線輪胎是工程機械輪胎中極具特色的高端產品,其體積和質量巨大(最大輪胎外直徑超過4米,最大質量接近6噸)、工作條件苛刻、不間斷工作時間長,因此全鋼巨胎產品的生產技術難度大,目前僅少數輪胎生產企業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全鋼巨胎產品的研發及生產,經過十幾年的穩步發展,現已具備全系列型號全鋼巨胎(輪輞直徑49英寸及以上)的生產技術和量產能力,為國內外上百個礦山提供了全鋼巨胎產品或服務。公司全鋼巨胎產品具有可靠性強、一致性好、性價比高等特點,并憑借快速響應、持續改進、及時交貨、精準定制等綜合優勢,逐步打破了國內全鋼巨胎市場由國際三大品牌壟斷的局面,實現了進口替代。
2022年度—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5.08億元、22.51億元、2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54億元、6.54億元、6.79億元。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全鋼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擴產及自動化生產線技改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