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
謝惠茜
2025-11-26 08:40
11月24日,深圳市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專責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警惕黃金經營領域非法金融活動的風險提示》(以下簡稱“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指出,近期,隨著黃金價格波動,一些不法分子和不良企業假借實物黃金交易之名,違規開展“黃金委托”“黃金租賃”“黃金投資”等業務,涉嫌非法集資、詐騙、賭博、非法經營等違法行為,擾亂經濟金融秩序,嚴重危害社會公眾財產安全。
譬如黃金珠寶經銷商A以“黃金委托”為噱頭,誘導消費者簽訂黃金實物購銷合同,消費者購買黃金后不提取實物,隨后與第三方B(與黃金珠寶經銷商A業務或股權關聯)簽訂黃金委托合同,委托第三方B開展投資業務,承諾固定收益,到期后交還黃金或現金收益。
又譬如,黃金珠寶經銷商C以“黃金租賃”為噱頭,誘導消費者簽訂黃金實物購銷合同,消費者購買黃金后不提取實物,隨后與第三方D(與黃金珠寶經銷商C業務或股權關聯)簽訂黃金租賃合同,承諾固定“租金”回報,到期后交還黃金或現金收益。
還有黃金珠寶經銷商D非法設立黃金交易APP,公開宣傳“1萬定1公斤”“低門檻、低投入、高回報”等假象,誘導投資者進行黃金線上投資交易。投資者僅需繳納1萬元“保證金”即可鎖定交易1000克黃金(價值85萬元),杠桿率可達80倍。如金價下跌1.2%將被強制平倉,投資者損失所有保證金。風險提示中列舉了一些具體的案例。
風險提示強調,各類黃金珠寶經銷商、門店均不是金融機構,也未經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不具備從事黃金資產管理業務、期貨及衍生品交易的資質,更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或公開吸收公眾存款的資質。
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提高警惕,選擇正規投資渠道,自覺抵制“保本保收益”“黃金租賃享高息”“內部消息、穩賺不賠”“低門檻、低投入、高回報”等話術,避免陷入黃金投資領域非法金融活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