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黃鈺霖
2025-10-30 06:50
記者從重慶金融監管局了解到,近日,重慶金融監管局與重慶市委金融辦、重慶市住建委共同制定了《金融支持城市更新工作十條措施》(下稱《措施》),從空間重塑、功能優化、產業提升、生態修復等方面明確了金融服務城市更新的方向。
其中,在空間重塑方面,要發揮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補齊資本金短板,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城市更新,重點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公共空間提升和基礎設施完善,讓老建筑煥發新風貌,讓老街巷重現新活力。在功能優化方面,要加大對道路管網等公共設施的金融支持,推動城市系統智慧化改造,完善15分鐘便民生活圈,支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賡續城市文脈。
在產業提升方面,則要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投向產業升級,推動低效廠房、園區向科創、康養等新產業載體轉型。在生態修復方面,則要聚焦綠色低碳改造,支持低碳社區、海綿城市等項目建設,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可持續項目。
重慶金融監管局局長孫曉明指出,近年來,重慶城市更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對金融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措施》系統謀劃了金融賦能城市更新的總體思路。一是完善機制、激活動能,讓金融支持城市更新“更有序、更有力”。建立城市更新金融工作專班,強化政、金、企聯動,推動金融機構提前介入城市體檢、片區策劃等環節,實現從“被動響應”向“主動參與”轉變。二是創新供給、拓展渠道,讓金融資源配置“更精準、更長遠”。推動開發城市更新專項貸款等產品,構建全周期金融產品體系,形成循環發展的支持格局。三是健全保障、優化環境,讓金融服務機制“更穩健、更持久”。引導金融機構統籌發展與安全,持續探索盡職免責機制,打通項目融資堵點,推動金融服務提速增效、穩健運行。營造“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良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