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27年底,轄區上市公司質量全面提升,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培育形成千億級市值企業20家。并購重組市場量質齊升,累計完成并購項目超200單、交易總額超1000億元,落地一批行業示范案例。”10月22日發布的《深圳市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打造并購基金矩陣,培育集聚優秀并購基金管理人,帶動社會資本形成萬億級“20+8”產業基金群,帶動重點產業鏈協同并購,構建完備產業鏈并購生態圈。
《行動方案》提出了包括聚焦新質生產力開展并購重組等方面的十大重點任務。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上市公司等開展上下游并購重組,收購有助于強鏈補鏈和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未盈利資產,推動重點產業集群能級提升。鼓勵企業在合成生物、智能機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賽道上積極開展并購重組,快速提升產業規模和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與此同時,《行動方案》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基于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并購重組,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收購優質資產或作為并購標的積極參與并購重組。加快實施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提升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對輕資產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標的估值包容度,加快國資新興產業前瞻性布局。
深圳將建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標的項目庫,《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推出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并購重組潛力、具有發展前景的優質項目,形成“后備一批、意向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實施機制。
在豐富拓展并購重組融資渠道方面,《行動方案》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綜合運用現金、股份、定向可轉債、科創債券等方式實施并購重組,用好重組股份對價分期支付、配套募集資金儲架發行等機制。鼓勵銀行機構通過并購貸款、銀團貸款、投貸聯動等方式對企業市場化兼并重組給予信貸支持。探索開展非居民并購貸款、科技型企業并購貸款創新試點等。
《行動方案》鼓勵各級政府投資基金和國資平臺與銀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險資等金融機構,以及“鏈主”企業、龍頭上市公司等產業資本開展產業基金合作,拓寬上市公司與國資共同設立產業基金的覆蓋面。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并購重組。開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份額轉讓試點,支持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為并購重組項目提供接續型、賦能型融資資源。穩妥支持各類耐心資本及境外投資者通過戰略投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方式參與我市企業并購重組。
“聯通香港資本市場打通境內外并購資源。”《行動方案》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或再融資,提升跨區域并購重組實施效率,拓寬資源整合范圍。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加強合作,探索并購重組及股債融資機制互聯互通,先行豐富并購融資工具、提升支付靈活性,爭取推動創新并購案例落地。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構建適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服務體系等。
此外,深圳支持具備拯救價值的尾部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方式提升經營質效、出清風險。在強化并購重組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方面,簡化上市公司再融資、并購重組業務無違法違規證明的申請流程。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該項政策既為企業并購提供了關鍵資金支撐,破解融資難題,又能精準引導資本流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領域,通過協同并購強鏈補鏈,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深圳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深圳的并購重組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