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資概念股,大幅異動!
今日,在大盤調整的背景下,深圳國資概念股逆市走強,建科院、特發信息、天健集團、深物業A等超10只個股漲停。
深圳昨日傍晚發布的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是引發上述板塊異動的主要原因。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實施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提升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對輕資產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標的估值包容度。(詳情參見:《利好來了!深圳,重磅發布!》)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9月底“并購六條”發布以來,深圳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案例不斷涌現,主要聚焦新質生產力強鏈補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向。上述行動方案的出爐,有望進一步加速推動深圳本地股,尤其是當地國企的并購重組步伐。
深圳國資概念股掀起漲停潮
10月23日盤中,深圳國資概念股集體大漲。截至午間收盤,建科院、廣田集團、深賽格、深物業A、特發信息、特力A、中新賽克、深紡織A、力合科創、深糧控股、深圳能源、天健集團等漲停,深水規院漲近12%,深振業A、特發服務、深城交、深圳燃氣、怡亞通等紛紛跟漲。
從消息面來看,10月22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商務局、深圳市國資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深圳市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底,轄區上市公司質量全面提升,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培育形成千億級市值企業20家。并購重組市場量質齊升,累計完成并購項目超200單、交易總額超1000億元,落地一批行業示范案例。
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實施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提升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對輕資產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標的估值包容度,加快國資新興產業前瞻性布局。鼓勵各級政府投資基金和國資平臺與銀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險資等金融機構,以及“鏈主”企業、龍頭上市公司等產業資本開展產業基金合作,拓寬上市公司與國資共同設立產業基金的覆蓋面。
另外,行動方案提出,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上市公司等開展上下游并購重組,收購有助于強鏈補鏈和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未盈利資產,推動重點產業集群能級提升。
據了解,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5.1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6%。深圳國資國企大力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持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市屬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資產超4600億元、營業收入超170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14%。
大動作不斷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國資系近期大動作不斷。
10月16日,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賽米基金)正式揭牌成立。該基金首期規模50億元,存續期為10年。據深圳商報,該基金采用“雙GP”管理模式,由深創投擔任管理人,深創投、深重投共同作為基金普通合伙人。出資方主要為國資機構。
上述基金將重點投向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芯片設計、先進封裝三大領域,涵蓋通用及專用算力芯片、新型架構存儲、光電子傳感器等核心環節。在半導體裝備領域側重并購整合與先進制程突破,芯片設計領域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與新興計算架構布局,先進封裝領域著力突破海外專利技術封鎖。投資階段以初創期和成長期項目為主,旨在通過“建鏈、補鏈、強鏈”構建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
10月21日,深圳市建源政興股權投資基金(下稱“建源政興基金”)正式揭牌,標志著規模70億元的AIC產業母基金落地福田,意味著AIC將首次通過母基金的方式參與深圳市“20+8”產業投資。
建源政興基金由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投資公司、深圳市引導基金、福田區引導基金共同發起設立,除70億元母基金外,后續擬設子基金將實現規模放大至200億元。
據南方+報道,在投資方向上,建源政興基金將與福田已落地的人工智能終端基金、新能源基金形成聯動,聚焦人工智能與具身機器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四大關鍵賽道。通過推動多層次基金群與粵港澳大灣區重點項目對接,提升資金配置效率與產業鏈協同能力,助力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構筑科技金融生態高地。
基金管理方面,建信金投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海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擔任GP。其中,前者為建信金融資產投資全資子公司,依托建行開展市場化私募股權投資與債轉股業務;后者為深圳市國有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專注政府引導基金項下政策類子基金管理。
據悉,建源政興基金的設立,是福田區域金融體系從“資金引入”向“機制塑造”過渡的起點。后續將持續強化政策工具設計與項目服務落地能力,以引導基金為樞紐,推動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對接項目孵化與科技成果轉化,為深圳建設全球競爭力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資金引擎與制度支撐。
據深圳市國資委消息,經過多年改革探索,深圳國資國企形成了創業、創新、創投協同發展的“深圳國資模式”。截至2024年底,深圳國資打造了包括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創投基金、產業基金、并購基金、母基金、S基金、人才基金等在內的國資基金群,各類基金超過500只,基金總規模超7000億元,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資金規模超90%,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排版:羅曉霞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