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創新藥板塊表現活躍,成為公募基金重要布局主線之一。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萬得創新藥指數年內累計漲幅已超30%,同時,創新藥主題基金業績表現較強,例如多達22只產品年內凈值增長率超過50%;此外,其主題基金總規模已增至600億元,較年初增長330億元。
多位受訪的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內創新藥產業持續呈現較好發展態勢,如中國藥企對外授權交易金額大幅增長,顯示出國際市場對中國創新藥的高度認可。同時,政策支持也為資金長期布局創新藥板塊提供較強支撐。中長期來看,創新藥產業發展韌性不變,可長期布局。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全市場創新藥主題基金數量已增至69只,較年初的44只新增25只;總規模增至600億元,較年初的270億元增長了330億元;年內業績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有多達22只產品年內凈值增長率超過50%。
同時,在排名居前的產品中,ETF基金占比最高,例如年內業績排名前10的產品中,有8只為ETF基金。
從單只產品表現來看,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目前在同類排名中規模最高,多達134億元,同時年內凈值增長率也接近90%,成為少有的業績和規模雙增長的產品。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目前規模接近95億元,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二,同時年內凈值增長率近30%,同樣是業績和規模表現較好的產品。
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中國創新藥的全球競爭力正穩步提升,創新藥主題基金業績也表現強勁,多只產品年內實現顯著超額收益,尤其港股創新藥相關ETF成為市場焦點。
南方港股醫藥行業QDII基金經理葉震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些年,中國創新藥產業蓬勃發展,在全球的競爭力也顯著提升。創新藥產業投資具備一定的周期特征,產業政策、景氣趨勢預期、無風險利率與風險偏好的周期波動等都對生物科技行業投資有較大影響,與非創新藥的投資屬性有較大差異。創新藥指數往往呈現出更高波動的周期成長形態,與創新藥個股業務所呈現的突破式、跳躍式發展相匹配。
“盡管目前外部環境帶來一定挑戰,但中國醫藥行業憑借完善的質量體系和較強的產業韌性,逐步在全球產業鏈中形成了穩定地位。”葉震南介紹說,當前中國創新藥正在迎來價值重估,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臨床早期管線實現“出海”,顯示出中國研發能力逐步獲得全球認可;另一方面,國內醫保支付環境不斷改善,同時通過對外合作拓展全球市場空間,創新藥有望進入萬億元級海外市場,相比國內市場,存在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成長潛力。
中歐基金醫療投研團隊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三年,中國將是海外藥企引進創新藥的關鍵陣地,究其原因在于中國的創新藥資產相對更具性價比。中國藥企對外授權的品種從仿制藥或生物類似藥到創新藥、金額從小到大,對外授權蓬勃發展,其底層驅動因素是中國創新藥在全球競爭力的突破。國內諸多企業在不同領域持續布局和耕耘,近年來諸多成績逐漸得到市場的驗證和認可;同時,在政策層面,產業政策持續引導鼓勵創新藥行業發展,提高行業效率,預計未來“最后一公里”支付端改革也有望落地,屆時創新藥產業將進入繁榮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