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唱多全球股市,尤其是中國科技股!
據最新消息,瑞銀財富管理將全球股票評級上調至“有吸引力”,理由是經濟增長強于預期,關稅壓力緩解,以及人工智能驅動的強勁投資周期。
瑞銀財富管理將中國科技股評級上調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對中國科技領軍企業將人工智能貨幣化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
瑞銀上調全球股票評級
當地時間10月17日,瑞銀財富管理上調了全球股票評級,并指出多個可能推動股價上漲的因素。
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瑞銀告訴投資者,它已將“全球、美國、中國、新興市場和除日本外的亞洲股市上調至有吸引力”。
瑞銀指出:“結構性趨勢依然穩固。人工智能領軍企業間的戰略合作浪潮,增強了我們對可持續資本支出周期和更高收入能見度的信心——這兩大因素都將在未來6—12個月內支撐該類資產表現。”
瑞銀表示,超大規模企業與AI芯片公司近期達成的數十億美元合作,增強了我們的信心——AI相關資本支出將超預期并保持長期韌性。AI的應用遠不止于聊天機器人。對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代理型AI,以及機器人與自動駕駛等實體AI的發展預期,正推動大型科技公司持續投入高額資本支出。中期內,即便目前近1萬億美元的規劃投資仍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因此,相信AI投資增長有望在未來一年持續。
美聯儲于9月重啟降息周期,預計后續將繼續降息。分析顯示,非衰退環境下的降息對股市構成支撐。對于擔憂泡沫風險者,當前繁榮與互聯網時代的關鍵差異在于:1999年美聯儲正處于加息周期。美國財政政策——包括資本支出與研發費用化、小費稅收減免及監管松綁等措施——也將在2025年至2026年間為周期性行業提供溫和助力。
瑞銀分析師將2025年全球盈利增長預測從6.5%上調至8%,并預計明年將實現高個位數增長。報告同時強調,“經濟增長已超預期且明年可能加速,關稅阻力正在減弱,美聯儲降息可期,財政政策支持力度亦不斷增強。”
瑞銀表示,“我們越來越確信未來6—12個月內股市風險平衡仍將保持有利態勢。”該行特別提到中國科技板塊基本面改善,因此上調了除日本外亞洲地區及新興市場股票評級。策略師Xingchen Yu等人指出,金融環境改善、資金流增強以及投資者再度追求地域多元化,導致此次上調。“全球及本地流動性改善、有利的金融環境,以及全球投資者一直低配,將推動更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資產。”他們說道。
看好中國科技股
瑞銀建議投資者審視當前股票配置,確保至少符合或適度高于長期戰略資產配置目標。若當前股票配置不足,建議將超額現金、債券或高收益信用持倉轉向股票。
值得關注的是,瑞銀繼續將科技作為其“全球首選行業”,并將中國科技股評級上調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對中國科技領軍企業將人工智能貨幣化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瑞銀還將MSCI新興市場指數2026年6月目標位上調至1470點,理由是企業盈利預期改善。
摩根士丹利近期發表的報告顯示,9月凈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反彈至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2025年前9個月,海外被動基金累計凈流入180億美元,已超去年70億美元的水平。這表明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表示,考慮到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市場倉位仍有上升空間、中國股票估值相對全球市場更便宜,以及美聯儲四季度持續降息的預期,外資有望進一步流入中國股市。
“過去一個月,我們在美國和亞洲開展了多次路演,與不同的投資者進行交流。總體而言,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濃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同我們對市場更樂觀的展望。”王宗豪表示,“反內卷”是大多數會議討論的重點話題,投資者也對中國的AI技術發展和資本回報感興趣。在亞洲,投資者的情緒更加樂觀,一些投資者看到新基金發行機會,投資中國帶來的多元化優勢和可投資公司的廣度日益擴大得到認可。
近期,匯豐發布的“新興市場投資意向調查”顯示,全球機構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增長前景愈加樂觀,尤其看好亞洲的經濟增長和股市前景。而中國股市則成為他們投資新興市場時的首選。受訪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前景的樂觀態度進一步增強。超六成受訪投資者(61%)認為新興市場股票的表現將優于發達市場,該比例高于今年6月調查時的49%。
在眾多新興市場中,中國股市成為全球機構投資者的首選。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股市的前景最為看好,遠高于今年6月調查時約三分之一的比例。這反映出市場對中國提振經濟政策的信心。
10月17日,A股市場主要指數出現調整。對此,摩根士丹利基金點評稱,市場可能會經歷一個短暫的震蕩,預計時間不會太長。中期而言,中國制造優勢依然是支撐市場的重要邏輯,從這個角度思考,對市場并不悲觀。過去幾年國內經濟始終處于一定的壓力之下,海外影響因素擾動不斷,但國內仍有大量優質企業走向海外、搶占市場份額,最終獲得投資者認可。因此,應持續保持積極心態應對市場變化。
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