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歐價值領航基金首發當日即告售罄,成為今年市場上又一只“日光基”。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只主動權益基金相繼提前結束募集,部分產品甚至觸發比例配售。新基金發行熱度明顯回升,與上半年偏冷的市場情緒形成鮮明對比。
業內人士表示,主動權益基金集中熱銷的背后,反映出資金面邊際改善與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的雙重變化。新發市場頻繁出現提前結募現象,釋放出權益市場逐步回暖的積極信號,也顯示出投資者信心正加速修復。
又見“日光基”
10月16日,中歐價值領航發布提前結束募集公告。
資料顯示,中歐價值領航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自10月16日起正式啟動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10月28日。但根據最新公告,基金管理人決定將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10月16日,即在首日即完成募集任務,當天也成為該基金唯一的認購日。自2025年10月17日(含當日)起,該基金不再接受投資者的認購申請。公告還顯示,該基金首次募集規模不高于20億元,如觸發比例配售則會另行公告。
這意味著中歐價值領航成為發售首日即售罄的“日光基”。“日光基”一般被視作權益市場熱度和投資人情緒高漲的重要標志,業內人士指出,“日光基”的出現往往與市場資金面寬裕、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以及市場對擬任基金經理的信任度密切相關。
從基金經理陣容來看,中歐價值領航由知名基金經理藍小康擬任基金經理。目前,藍小康管理著3只基金。其中,中歐紅利優享的規模最大,截至6月30日披露的規模達到96.66億元。業績方面,Wind數據顯示,中歐紅利優享A、中歐融恒平衡A、中歐價值回報A的任職回報分別為171.19%、54.13%、68.11%。
近期多只主動權益基金提前結募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近期有多只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其中不乏主動權益類產品,顯示市場對部分新發基金的認購熱情依然高漲。
10月11日,鵬華基金發布公告稱,鵬華制造升級提前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配售。該基金于10月9日開始募集,僅用兩天便吸引大量資金認購,截至10月10日累計的有效認購申請金額已超過募集的規模上限20億元,公告顯示,自10月11日起該基金不再接受認購申請。最終確認結果顯示,投資者于10月10日的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約為57%。
資料顯示,鵬華制造升級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由基金經理閆思倩管理。閆思倩目前在管6只基金,代表產品鵬華碳中和主題的管理規模為108.63億元。她的其他在管產品還包括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鵬華新能源汽車等,覆蓋新興產業與成長賽道。
無獨有偶,易方達基金旗下的易方達港股通科技也在短時間內完成募集。公告顯示,該基金于10月9日啟動發行,僅一天后即于10月10日提前結束募集,最終合計募集規模為19.87億元。該基金為偏股混合型產品,由基金經理李劍鋒管理,其投研方向聚焦于港股科技板塊。
而在9月,類似情況已提前上演。9月18日,博道基金發布公告,博道惠泓價值成長的累計有效認購申請金額已超過募集規模上限10億元,根據約定提前結束募集,并進行比例配售。最終,該基金9月18 日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約為71%。
權益市場情緒穩步修復
對于權益“日光基”的重現,滬上一位基金評價人士分析稱,今年以來,多只主動權益基金提前結募,甚至觸發比例配售的現象,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即隨著市場逐步回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正在修復,權益類產品重新獲得資金青睞。
上半年,受市場波動和投資者情緒謹慎影響,主動權益類新基金發行普遍遇冷,部分產品募集期延長,與近期的集中“提前結募”形成了鮮明對照。這意味著資金面正在邊際改善,投資者情緒升溫明顯。
在該人士看來,熱點賽道疊加知名基金經理的市場號召力,是點燃市場熱情的重要催化劑。例如港股、科技、制造升級等主題基金,均在較短時間內吸引了投資者的積極認購,反映出資金對優質投資機會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市場對權益資產的中長期配置價值重新聚焦,發行端也出現了明顯回暖跡象。整體來看,主動權益基金“提前結募”的回歸,是資金面和投資情緒雙重改善的積極信號。
責編:楊喻程
排版:汪云鵬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