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現貨緊缺,海外出現“逼空”行情。
近期,國際白銀價格因歷史級“逼空”被推升至45年來新高。
截至發稿,COMEX白銀期貨價格收漲3.76%,報52.525美元/盎司。倫敦銀現貨價格突破53美元/盎司,本月已上漲逾12%,年內漲幅更是超過80%。內盤方面,滬銀期貨主力合約上漲2.3%,周二盤中最高觸及12096元/千克,本周上漲近8%。
路透數據顯示,海外主要白銀ETF持倉總規模由今年2月6日的24957噸上升至10月13日的28484噸,增持幅度為14.13%。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白銀ETF主要以白銀實物進行擔保,而全球最大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白銀庫存截至9月僅為24581噸,顯著低于海外主要白銀ETF的總持倉量,造成白銀現貨緊缺。
另外,根據彭博數據,自2019年年中以來,倫敦市場可自由流通的白銀庫存已從約8.5億盎司驟降75%,至2億盎司左右。由于難以在市場上找到可供交割的實物白銀,持有空頭頭寸的交易商正面臨巨大壓力,被迫支付高昂的展期成本。數據顯示,倫敦白銀的一個月租賃利率(即借入白銀的成本)已飆升至30%以上,而隔夜借貸成本的年化利率甚至一度超過100%。
“目前,白銀現貨極度緊缺。”金瑞期貨貴金屬研究員吳梓杰表示,這種結構性的供需失衡是本輪銀價突破歷史高點的核心推動力。市場層面的多項指標均印證了這一點:倫敦白銀的租賃利率(Lease Rate)一度飆升至30%的歷史極值,同時倫敦現貨白銀升水幅度也創歷史新高。
吳梓杰表示,此次市場“逼空”行情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期貨交割需求旺盛,COMEX白銀期貨近月合約的交割通知數量異常巨大,印證了大量期貨合約的持有者正尋求將“紙質”頭寸轉化為實物白銀;二是現貨庫存水平降至低位,LBMA可供流通的白銀庫存已降至歷史低位。這一脆弱的庫存狀況使市場難以緩沖突發的大規模提貨需求,為“逼空”行情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
“‘逼空’行情導致倫敦現貨白銀與紐約白銀期貨價格持續倒掛,這種倒掛(現貨升水)意味著市場愿意為立即獲取實物白銀而支付更高的溢價。”海通期貨研究所貴金屬研究員顧佳男表示,此前有大量實物白銀從倫敦金庫運至美國,這使得倫敦市場的可交割實物白銀數量急劇下降。
據他介紹,現貨庫存緊張直接導致了白銀的租賃利率飆升至極高水平。空頭方面臨巨大的交割壓力,要么支付天價費用借銀交割,要么只能在市場上高價買入平倉,這種被迫買入的行為進一步推高了白銀現貨價格,形成了“逼空”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上期所10月15日公告,某公司客戶因在白銀期貨上自成交超限,被交易所限制在相應期貨品種上開倉1個月。
中期協數據顯示,9月上期所白銀期貨成交量為2750.58萬手,環比大增125.59%;白銀期權當月成交1234.38萬手,環比增長125.16%。
此外,從期現價差和紐約白銀庫存變化來看,當前已有部分白銀現貨運往倫敦,現貨升水有所下降。10月14日,COMEX白銀期貨庫存為51562萬盎司,入庫為0,出庫455萬盎司。同時,現貨升水也由10月10日的2.88美元/盎司回落至10月15日的1美元/盎司。
金價突破4200美元/盎司
昨日,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推升避險需求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延續漲勢。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盤中觸及每盎司4200.23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在每盎司4200美元上方交易。
內盤方面,截至昨日午盤收盤,滬金期貨主力合約上漲2.09%,突破960元/克,本周上漲逾6%。
吳梓杰認為,9月以來全球范圍內的“抗貶值交易”持續升溫,美國政府“停擺”、貿易政策搖擺不定以及債務問題共同削弱了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從而激發了強烈的避險需求,引導資金流向黃金、白銀等傳統避險資產。
“近期貴金屬價格迅猛上漲,是金融屬性與基本面共振的結果。”顧佳男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是金銀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力。降息預期導致美元實際利率下行,顯著提升了貴金屬等非生息資產的吸引力。同時,地緣政治風險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促使避險資金持續流入貴金屬市場。
“白銀表現之所以強于黃金,關鍵在于其強勁的工業需求。”顧佳男表示,消費電子、電動汽車、光伏等行業快速增長導致白銀需求持續攀升。此外,白銀市場規模小于黃金,價格彈性更高,當金融屬性和工業屬性形成合力時,更容易吸引投機資金涌入,從而放大價格漲幅。
漲勢未終結?
五礦期貨研究中心貴金屬研究員鐘俊軒表示,當前白銀價格創歷史新高,全球白銀現貨持續運往倫敦將帶來價格階段性回調風險。從宏觀驅動來看,美聯儲未來存在超預期降息的可能性,白銀價格經過階段性調整之后,仍存在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從中期來看,盡管短期價格波動風險已顯著放大,但支撐本輪金銀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因素尚未消退,價格上行趨勢仍未結束。”吳梓杰認為,當前的絕對價格尚未完全反映所有利多因素,從經通脹調整后的歷史價格以及金銀比等數據來看,白銀價格還有上漲空間。
顧佳男表示,中長期來看,支撐貴金屬走強的宏觀基礎依然存在,例如全球央行持續的購金趨勢、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存在、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等。然而,目前市場已累積巨大漲幅,交易顯得非常擁擠,技術性回調風險較大。
顧佳男認為后續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任何關于推遲降息或減少降息次數的“鷹派”信號都可能對貴金屬價格造成打擊;其次是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需要密切關注期貨市場的持倉報告和ETF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一旦投機資金獲利了結,可能引發價格劇烈波動;最后是實物市場的供需狀況,特別是白銀,需要驗證其工業需求是否能消化當前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