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博弈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港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愿明顯增強。其中,港股檢測行業龍頭企業力鴻檢驗(01586.HK)近日回購動作頻頻,分別在10月9日、15日斥15.24萬港元、7.42萬港元,合計回購了8.4萬股股份。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的數據,力鴻檢驗于去年12月13日至今年10月15日合計回購118次,累計回購1772.4萬股,占總股本3%,回購金額4048.2萬港元。在回購期間,公司市值升幅達32.56%。
在此大手回購的背后,是力鴻檢驗正積極將戰略資源投向決定未來競爭力的核心領域——人工智能,全面推進“AI+機器人”雙輪驅動的智能化改造,從而構建起以人工智能(AI)技術驅動、全球化網絡升級、ESG生態構建為核心的三大戰略支柱。
2025年,力鴻檢驗將AI確立為核心技術戰略方向,并已在關鍵業務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力鴻AI系統”,率先實現了AI大模型與能源檢驗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檢驗業務邁入“智能化驅動”新階段。
目前,力鴻檢驗的AI技術已在多個業務場景中實現突破性應用。第一是核心檢驗智能化:通過“力鴻AI系統”,實現對復雜能源檢驗數據的自動化分析與風險預測,大幅提升檢驗效率與結果準確性,減少人為誤差;第二是安全生產智能體平臺:融合物聯網、大數據與多模態AI技術,構建可深度識別企業特有風險特征的智能管理平臺,實現與生產系統的無縫集成;第三是跨境檢驗協同體系:AI技術的全球化部署有效提升了跨境服務的一致性與協同效率,為構建“跨境檢驗智能互認體系”奠定基礎,助力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
力鴻檢驗表示,公司計劃于下半年推進AI系統的全面全球化部署,并在多個前沿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包括開發“碳排放AI核算模塊”及構建“能源大宗商品質量預測模型”。這些創新不僅服務于客戶需求,更致力于推動行業建立智能化新標準。
“我們正積極把握AI技術帶來的戰略機遇,通過對AI與實體業務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服務的精準度與附加值。盡管短期投入影響業績表現,但我們堅信,AI將成為公司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向利說。
與此同時,公司另外兩大戰略——全球化網絡升級、ESG生態構建也在穩步推進。自2017年啟動全球化戰略以來,力鴻檢驗的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19個國家,擁有80個分支機構及專業實驗室。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續加碼海外拓展,重點深耕非洲、中東等高潛力新興市場,新增海外員工200人,全球員工總數達3574名,本地化服務能力與響應效率顯著提升。
公司已成為國內五大期貨交易所共13類核心期貨品種的指定質檢機構,覆蓋新能源金屬、有色金屬等關鍵大宗商品;此外,公司在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三大板塊均建立起核心服務能力,并于上半年榮獲北京綠色交易所“2024年度最佳交易獎”。在前沿的碳市場領域,公司不僅推進AI大模型在碳信用資產市場的研發,更發布了開創性的《全球第六條準備度評級報告》,為全球市場參與者提供關鍵決策基準。
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AI系統的全球化部署,并在建立跨境檢驗智能互認體系、構建能源大宗商品質量預測模型等領域實現突破,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同時推動中國檢驗認證行業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影響力,為全球貿易提供更加智能、可靠的質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