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白銀價格在10月初歷史性突破50美元/盎司大關后,繼續高歌猛進。
10月14日,倫敦現貨白銀價格突破53美元/盎司,超過了上世紀80年代著名投機者亨特兄弟企圖壟斷全球白銀市場時創下的峰值。
今年以來,現貨白銀累計漲幅已超過70%,遠超黃金54%的漲幅,成為2025年最耀眼的大宗商品之一。
供應短缺
白銀本輪的迅猛漲勢,受金融屬性與工業屬性雙輪驅動。
在金融屬性方面,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共同強化了白銀的貨幣與避險屬性。
在工業屬性方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副秘書長石和清分析指出,最近幾年,白銀呈現較強工業屬性,太陽能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推動光伏銀漿需求劇增。近5年來,全球白銀實物供應都處于短缺狀態。
根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的數據,截至9月底,倫敦金庫共有24581噸白銀,比8月份下降0.3%,價值365億美元。
白銀價格飆升下,倫敦市場上演了歷史性軋空行情,大規模的空頭擠壓讓市場流動性幾乎枯竭, 倫敦實物白銀庫存降至多年來低點。分析指出,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導致倫敦白銀市場較紐約市場的溢價從平常的3美分,上升至超過20美分。
摩根大通董事經理羅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指出,“銀行現在都不愿意互相報價,因此價差極大,這也是流動性不足的原因。”
不僅如此,倫敦白銀隔夜借貸年利率上漲了100%以上,進一步增加了空頭回補的成本。
大宗商品對沖基金格陵蘭投資管理公司(Greenl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員安南特·賈蒂亞(Anant Jatia)感嘆:“我從未見過市場這樣的情況,白銀目前已沒有可用的流動性。”
面對倫敦市場的供應緊張,交易商們紛紛采取極端措施。
一家物流公司高層透露,過去一周,許多客戶要求將白銀從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金庫中取出,空運到倫敦,估計約有1500萬至3000萬盎司白銀從紐約運往倫敦。
媒體指出,部分交易商已預訂跨大西洋航班中的艙位來運輸大塊銀條,以往這種昂貴的運輸方式大多用來運輸黃金。
上周五(1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出現了4年多來單日白銀提取量最大的紀錄。
更適用投機
面對白銀市場的火熱行情,分析師們對后市展望呈現出顯著的分化。
花旗全球商品研究主管馬克西米利安·萊頓(Maximilian Layton)在近期報告中表示,黃金和白銀可能在結構性及周期性順風推動下延續上漲趨勢。花旗將白銀預測價格從45.00美元/盎司上調至55.00美元/盎司。
美國銀行分析師10月13日將2026年末白銀目標價從44美元/盎司上調至65美元/盎司,理由包括持續的市場供應缺口、高企的財政赤字及利率下行。
不過,高盛集團分析師在10月12日的研報中警示投資者謹慎對待白銀價格大漲。“短期內,我們認為白銀比黃金存在更大波動性和價格下行風險。黃金是唯一獲得結構性央行買盤支撐的商品”。
高盛分析師進一步解釋,白銀缺乏黃金所具備的機構和經濟屬性的支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儲備框架未將其納入,現代各國央行的投資組合中也沒有顯著持倉。
由于缺乏央行買盤作為價格支撐,即使投資流入只是暫時性減少,也可能引發白銀價格不成比例的回調。
瑞士寶盛新世紀思維研究主管卡斯滕·門克(Carsten Menke)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白銀或會繼續順應黃金之勢,白銀對美元和美國利率的敏感度比黃金更高。“不過,我們也看到了價高如此或將最終打壓工業白銀需求的風險。2010年—2011年的投機狂潮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彼時導致白銀需求停滯了十多年”。
門克認為,總體而言,黃金更適合用于實現投資組合多樣化,而白銀因其波動性更適用于投機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