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間,天和磁材(603072)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天和新材料擬投資8.5億元建設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組件、裝備制造與研發項目,天之和擬投資不超過5000萬元建設高性能稀土永磁生產設備制造與研發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9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或自籌資金。
具體來看,天和新材料擬投資8.5億元建設的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組件、裝備制造與研發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完成,其中一期項目擬投資2.1億元,建設期18個月。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后,根據市場情況開展二期項目建設。
對于這一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公告分析稱,稀土是發展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變頻家電、節能電梯、風力發電、工業機器人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廣泛應用。我國制定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提高了市場對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我國近幾年稀土永磁行業實現高速增長,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國。同時我國已成為全球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出口國家,稀土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的中下游產品轉型。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2024年我國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數量整體呈增長態勢,從2016年2.7萬噸增長到2024年5.8萬噸。公司近年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經營規模及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能逐漸成為制約公司快速發展的瓶頸,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能,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抗風險能力,增強公司綜合實力。
對于天之和擬投資不超過5000萬元建設的高性能稀土永磁生產設備制造與研發項目,公告稱,近年來,伴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節能家電、機器人、低空經濟等下游領域的快速發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持續增長,且市場潛力巨大。天之和深耕稀土永磁材料設備制造領域多年,主要產品包括氣流磨、成型壓機、燒結爐等磁材生產設備。其以晶粒細化技術、一次成型壓制技術等核心技術為依托,不斷夯實人才儲備,優化材料制備工藝,自主開發出的氣流磨、一次成型壓機、燒結爐等在內的稀土永磁材料關鍵設備已成功應用于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生產。天之和投資建設本項目,有利于其在滿足公司需求的基礎上,擴張業務規模,提升盈利能力。
天和磁材進一步指出,上述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能和稀土永磁材料設備產能。天之和研制的生產設備在滿足公司使用的基礎上,擇機面向市場出售,其業務范圍將得到拓展,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其盈利能力。同時,上述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公司完善產業布局,滿足下游市場在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風力發電、節能家電、3C消費電子、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訂單需求。
天和磁材最新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形成年產9300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產能力。根據公司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募投項目“高性能釹鐵硼產業化項目”產能穩定釋放;募投項目“年產3000噸新能源汽車用高性能釹鐵硼產業化項目”建設順利,力爭2025年年底滿足驗收條件,屆時公司將形成年產12300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生產能力。
2025年4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布對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對釤、釓、鋱、鏑、镥、鈧、釔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天和磁材表示,2025年半年度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波動,主要是因為公司外銷占比較高,出口管制政策實施后,短期內對境外客戶發貨放緩,訂單交付延后,因此本報告期內產品銷量同比下降。
天和磁材強調,公司始終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出口管制政策出臺后,公司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建立和完善了出口管制合規管理體系。依照規定程序積極合規的申請許可證,目前已經陸續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核發的相關出口許可,國際業務逐步恢復。同時為了應對國際市場壓力,公司加大了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相關業務預計會在下半年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