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針對“圣湘董事長戴立忠創立核聚變公司”的消息,圣湘生物(688289)方面向證券時報記者回應稱,戴立忠是鴻鵠聚變(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鴻鵠聚變”)投資人與實控人,目前該項目只涉及戴立忠個人投資,戴立忠不參與鴻鵠聚變的的日常運營工作。
在9月底召開的202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鴻鵠聚變作為商業聚變企業在“核電專精特新企業展區”首次公開亮相。核聚變發電俗稱“人造太陽”,目前處于從實驗室逐步走向工程驗證的發展階段。與主流的托卡馬克技術路線不同,鴻鵠聚變采用仿星器技術路線,其工程可行性在今年已獲驗證,有望與托卡馬克路線形成良好互補。
鴻鵠聚變首席執行官席鵬偉在活動中介紹,公司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建成國際首臺高溫超導仿星器聚變實驗裝置,目標是未來既向市場提供仿星器聚變堆整機產品,也成為聚變產業鏈的關鍵技術支持伙伴,定位聚變電站行業核心技術開發與供應商。
企查查信息顯示,鴻鵠聚變的實際控制人戴立忠,持股比例達99%,戴立忠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上市公司圣湘生物董事長。圣湘生物是以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體外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及生物制藥為一體的診療一體化方案提供商。
圣湘生物方面回應稱,這一信息屬實。“作為科學家,戴立忠深知核聚變能源的價值已超越單一的能源供給范疇,成為關乎全球可持續發展、科技文明躍升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關鍵領域;核聚變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很早就開始關注和研究這個領域。以人大代表身份,戴立忠連續多年向國家提出整合國家和市場化資源推動聚變商業化發展的相關建議。投資創立鴻鵠聚變是他將政策建言轉化為產業實踐的關鍵一步。”圣湘生物方面表示。
公開信息顯示,連續三年,戴立忠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多項推動可控核聚變發展的建議:2023年倡導“市場化、產業化推動可控核聚變裝置研發”,2024年明確建議“將仿星器作為輔助路線”,2025年提出“構建區域聚變產業鏈,建立全國聚變產業聯盟”。總結來看,戴立忠期望在這一領域形成“國家隊主導主流路線、民營隊探索互補路徑”的協同創新體系。
“戴立忠希望能為這個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與工程師創新創業搭平臺、引資源、打基礎。目前,鴻鵠聚變與上海交大的戰略合作進展順利,上海市及相關部委將其納入了總體規劃,作為重點項目重點扶持。”圣湘生物方面表示。
根據鴻鵠聚變方面介紹,本次工博會鴻鵠聚變與一系列國內核電及高端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面對面進行交流,為技術工程化與商業化路徑打開了新局面。各方探討的話題包括:首輪產業布局投資的可能性,共建小型聚變示范堆的潛在合作,申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及合作建造聚變裝置的可行性等。
同時,圣湘生物強調,鴻鵠聚變目前只涉及戴立忠個人投資,上市公司是否參與投資,需結合實際發展需要及戰略規劃等情況審慎決定,并需通過上市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審議,如涉及相關情形,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