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沉浸式感受紅色傳承、自然風光、歷史韻味與文化魅力,文旅從業者馬不停蹄緊抓 “雙節”長假機遇,各地文旅部門花式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流動的中國釋放著文旅消費熱力。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由于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長達8天,結合拼假,遠途旅行和深度體驗大受青睞。同時,游客的錯峰游玩節奏調整也延長了文旅熱度、帶動了夜間消費活力。值得關注的是,“情緒價值”與“體驗感”正成為文旅產品和服務比拼中的關鍵詞。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游客的消費選擇,正越來越清晰地體現“為情緒買單、為體驗付費”這一價值認同。
國內游多點開花
“和家人二刷庫木塔格沙漠!新疆的美景來一萬次也不會膩!”四川游客薇薇10月8日在社交媒體記錄下剛剛結束的新疆之行。
在線旅游平臺攜程提供的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長假期間,該平臺上新疆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31%。天山天池、賽里木湖、世界魔鬼城、刀郎部落、江布拉克是當地熱門景區,客源地主要為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廣州等。
攜程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雙節旅游報告》顯示,在目的地選擇上,長線深度游成為明顯趨勢。在該平臺上,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慶、武漢、廣州、青島、南京和杭州上榜國內熱門長途游目的地前十名。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拉薩等地整體訂單量同比增幅接近30%。
從出行偏好來看,記者注意到,當下,游客對于“錯峰游”“分段游”有了更多需求。伴隨著人們出行節奏的調整,夜游經濟蓬勃發展。數據顯示,假期中,“夜游”在攜程平臺上的搜索熱度環比增幅超200%。
以湖北為例,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湖北全省11個國家級文化和旅游夜間消費集聚區、50余個省級夜間消費地區和重點不夜城開展相關活動260余場。其中,荊州古城打造“一區一品”夜游體系——東門片區《楚望臺》燈光秀、無人機表演,老南門集市特色美食與文創產品,北門“入城儀式”沉浸劇再現三國場景,構建了集觀演、美食、購物、互動于一體的夜游消費體系。
基于豐富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盡管假期進入尾聲,湖北當地文旅市場仍熱度不減。截至10月7日,湖北全省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862.27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13.85%;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73.17%,較2024年同期增長6.8個百分點。
跨境游熱度攀升
除了國內旅游,中秋和國慶的8天假期還促進了國內消費者出境游需求釋放。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從同程旅行度假門店渠道來看,國慶中秋假期,出境長線跟團游同比增長近1倍,明顯高于出境短線跟團游。非一線城市用戶預訂的歐洲跟團游產品同比增長超過140%,預訂的美洲跟團游產品同比增長超過32%。
從客源結構來看,年輕群體和親子家庭成為假期出境游的主力人群。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節日期間購買出境機票的用戶中,23歲至30歲的群體占比達39%;31歲至40歲的用戶占比達30%。
另一方面,入境游也有所升溫。長假期間,在位于四川成都的一家川劇院,記者注意到,等候入場觀看演出的觀眾隊伍中不乏外國游客的身影。
據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介紹: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成都全市共接待游客2862.3萬人次,同比增長5.3%(按可比口徑,下同);旅游總花費293.5億元,同比增長13.4%;人均旅游消費1025.3元,同比增長7.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長32%,來自韓國、印尼、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客流量位居前列。
“慢下來,住下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伴隨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情緒價值”與“體驗感”正成為文旅產品和服務比拼中的關鍵詞。
祥源文旅董事長王衡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過去十年,中國文旅行業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結構性跨越。在需求端,游客需求從“看山看水”的打卡式觀光全面轉向“慢下來,住下來”的深度休閑度假,情緒價值成為影響消費決策的關鍵因素。在供給端,行業競爭邏輯從單純依賴資源稟賦,升級為以“文化IP+科技”為核心的內容創新。在模式層面,企業競爭維度從單一景區的資產維護與基礎服務,拓展至“投、研、建、運”全鏈路服務能力,推動行業加速從“目的地建造”向“文旅產業服務”進化。
“近年來國慶假期旅游市場呈現出三大變化趨勢:一是相較于過去的觀光打卡式旅游,人們更注重對目的地的深度體驗;二是隨著新技術的迭代,智慧旅游趨勢愈發明顯;三是伴隨著旅游出行人次規模的增長,國內旅游市場多點開花,旅游正成為美好生活的剛需。此外,伴隨著年輕群體的成長,當下出境游的玩法也日趨多元。”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文創IP在情緒價值的延續上也展現出巨大潛力。
王衡告訴記者,旅游伴手禮在近年來實現了從“地標貼標”的同質化產品向“文化內核+現代審美”文創載體的升級。未來,“IP產業化”將為旅游伴手禮打開更大的增長空間。目前,祥源文旅正積極推進茶文化體驗中心建設,開發“茶園+景區”專線,推動游客從單純購買伴手禮向沉浸式體驗茶文化轉變,實現“文創—體驗—傳播”的價值延伸。
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曉磊也非常看好城市禮物的發展潛力。他認為,文化創意類產品有望成為文旅行業的新增長點,尤其關注富有科技感、極致創意、提供情緒滿足并符合新媒體營銷規律的產品的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