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資本市場的布局窗口已然開啟,市場焦點正從估值修復轉向具備明確增長邏輯的產業賽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的人形機器人、在深遠海實現技術突破的風電產業、價格觸底反彈的光伏板塊,三大賽道齊頭并進,把握科技突破與能源轉型中的結構性機遇,或將成為穿越市場波動的關鍵。
證券時報記者 劉俊伶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反內卷”相關政策持續推進,產業鏈各條線價格自底部反彈,行業有望迎來盈利修復。
9月以來,光伏產業鏈個股股價表現亮眼,統計顯示,光伏概念股9月平均上漲7.82%,跑贏滬深300約4個百分點,陽光電源、聚和材料、晶盛機電9月漲幅均在50%以上。
太陽能裝機熱潮持續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太陽能發電為當前新增發電裝機的絕對主力。今年1—8月,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新增2.31億千瓦,同比增加9062萬千瓦,占全部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66.81%。截至8月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1.2億千瓦,首次突破11億千瓦,同比增長48.5%,太陽能發電裝機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2025年下半年,我國在光伏領域持續獲得重大突破。
9月18日,全國最大的“線性菲涅爾”光熱綜合能源示范項目——三峽集團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光熱+光伏”協同運行新模式正式開啟。8月8日,位于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心的最大光伏電站——塔油且末光伏電站累計發出綠電突破3億度。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受到碳中和政策影響,過去10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保持高于全球的增速飛速增長,帶動相關光伏組件需求量快速增長。展望未來,根據彭博中性預期,2024—2025年,預計全球光伏裝機量仍然保持10%以上增速,國內需求增速或有所放緩,大約保持5%的需求增速。
產品價格底部反彈
9月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走高。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硅料方面,多晶硅(致密料)現貨價格為51元/千克,較上半年末上漲45.71%;硅片方面,182—183.75mm尺寸單晶N型硅片價格為0.17美元/片,價格較上半年末上漲超50%;電池片方面,單晶TOPCon電池片(G12)價格漲幅也在40%以上。
輔材環節跟漲,光伏玻璃價格也出現明顯的回暖。
此前光伏行業產能過度擴張,產業鏈價格持續3年下行,光伏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多次出手治理光伏產業無序競爭,強調落后產能出清。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表示要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8月,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聯合召開光伏產業座談會,明確從加強產業調控、遏制低價無序競爭、規范產品質量、支持行業自律等四方面規范光伏行業秩序。一系列行動有效優化行業競爭格局,產品價格觸底反彈。
22只光伏股
獲融資資金大幅加倉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9月29日,7月以來光伏概念股(包括光伏發電和光伏設備板塊個股)合計獲得融資凈買入161.68億元,其中22股融資資金凈買入金額在1億元以上,陽光電源、捷佳偉創、錦浪科技居前,分別達到76.05億元、12.42億元、8.92億元。
陽光電源下半年股價表現亮眼,7月以來累計上漲139.01%,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最新市值達到3358.19億元。早前,陽光電源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獨家保薦人為中金公司。陽光電源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達到77.35億元,同比增長55.97%。公司8月以來連續9周獲得融資資金加倉,其中9月8日凈買入金額達到18.6億元。
捷佳偉創7月以來亦獲得融資明顯加倉,最新融資余額達到22.82億元,較上半年末的10.41億元實現翻倍。捷佳偉創官網顯示,公司鈣鈦礦GW級磁控濺射立式真空鍍膜設備PVD2400V順利出貨。該設備的成功交付,標志著捷佳偉創的鈣鈦礦真空鍍膜技術在市場中的認可度再度提高。
融資資金加倉股普遍獲得機構高度關注,凈買入金額超1億元的22股中,15股獲得10家及以上機構關注,占比超過三分之二,陽光電源、德業股份、通威股份機構關注家數居前,分別為34家、30家、23家。
(本版專題數據由證券時報中心數據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