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劉敬元
2025-11-26 09:27
11月25日,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發布《2025中國醫療器械國際化現狀與趨勢藍皮書》。根據沙利文數據分析,中國近年來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逐年攀升,已躍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2020—2024年,中國醫療器械總體市場規模已從7298億元人民幣增至9417億元人民幣,復合增速為6.6%。預計到2035年,中國醫療器械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81萬億元人民幣。
中泰證券認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處于持續快速發展階段,短期醫保控費和國際形勢對醫療器械領域可能帶來負面擾動,但依然看好創新驅動下的進口替代以及全球化發展,當前時間點,預計多重負面影響正在充分釋放,器械板塊已進入拐點區間,不同細分拐點節奏或有差異。持續看好:1)國產企業在政策扶持以及創新驅動下,競爭力不斷提升,加速進口替代;2)全球化布局完善,海外市場持續突破的公司;3)重視AI醫療、腦機接口等主題投資機會。
方正證券認為,醫療器械行業進入調整周期尾聲,行業及公司層面邊際改善趨勢明確,重視底部回升機會。在醫療行業整頓、招標節奏延遲、集采擴面執行、醫保控費等多重壓力下,醫療器械板塊股價持續下調;2024年四季度設備更新的加速落地帶來短期催化,但由于中標到收入確認存在周期,整體仍處于底部波動,然而年初以來,該板塊已出現一定回升趨勢,一方面國家陸續出臺政策支持高端創新器械發展,同時管制價格“內卷”、優化國內招標采購環境,此外設備更新持續驅動采購需求釋放;另一方面,國產醫療器械企業業績端壓力因素逐步消化,加之出海業務的持續布局,二季度出現邊際改善趨勢。在創新、出海和業績修復的多重驅動下,醫療器械行業將走出低谷,并有望穩步修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