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國產GPU第一股”的稱號,作為年內發行價最高的新股,摩爾線程(688795.SH)于11月24日開始申購。
“基于人工智能大力發展的時代背景,作為算力基礎的核心環節,相信很多投資者都進行了申購。”11月24日,深圳藍成資產管理總經理劉劍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此前,摩爾線程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確認發行價為114.28 元/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80億元。
此舉不僅刷新了年內最貴新股的紀錄,摩爾線程80億元的融資規模也登頂今年科創板之最,僅次于7月16日在上證主板上市的華電新能(融資額181.71億元)。
從此次詢價的情況來看,機構的參與度較高,共吸引286家網下投資者及旗下7787個配售對象參與初步詢價,報價區間覆蓋88.79元/股至159.57元/股。最終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在剔除無效報價后確定的最終發行,也處于報價區間的中上部區域。
根據114.28元/股的發行價測算,摩爾線程此次發行市銷率122.51倍,總市值達到537.15億元。
不過,在資本市場上,這一價格卻讓打新機構產生了分歧。
有投資者認為,作為國產GPU龍頭,在自主可控的發展趨勢下,其稀缺性特質會被給予較高的溢價,科創板對硬科技企業的估值容忍度也比較高。
但也有打新機構對記者指出,此次摩爾線程的發行估值過高,可能只會少部分參與。
11月24日晚,摩爾線程網上打新中簽率公布,共有482.66萬戶投資者參與搶籌,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3635054%。
機構分歧
作為國產GPU第一股,摩爾線程的申購,吸引了不少機構資金的目光。
有機構人士明確表示看好,參與了打新。其表示,雖然目前全球AI芯片仍是英偉達占據優勢,但隨著國內AI技術的發展,中國的摩爾線程們,有機會發展壯大。
不過對于其估值,機構人士則有分歧。
2020年,摩爾線程在短短3個月內便完成了兩輪融資。成立不到100天估值即超過10億美元,摩爾線程刷新當年“最快晉升獨角獸企業”的行業紀錄。
此后5年內,摩爾線程經歷了7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百億元。
2024年底,摩爾線程已經啟動IPO輔導,仍然有資本想方設法入股。2025年1—2月,厚雪資本、深創投、青島圖靈、久奕投資、溫州科信等機構通過高價收購摩爾線程原有股東老股入股。
本次IPO發行前,摩爾線程融資估值已達298.45億元。
而隨著摩爾線程完成詢價,其總市值再度刷新,超過了537億元。
摩爾線程此前公告,本次發行價對應的公司2024年攤薄后靜態市銷率為122.51倍,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2024年靜態市銷率平均水平。
對此估值,劉劍鋒表示,基于人工智能大力發展的時代背景,作為算力基礎的核心環節,摩爾線程目前的估值并不算貴。
但在玄甲金融CEO林佳義看來,詢價后,摩爾線程的估值過高,“市場正在玩一場新股流通股比例較低的多倍溢價游戲。”
此外,林佳義還認為,相對于市場正常交易的標的,摩爾線程作為第三梯隊的GPU,還面臨較大的行業競爭壓力。
盡管摩爾線程被視為“中國英偉達”,但其與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相比,無論是綜合研發實力、核心技術積累,還是產品客戶生態等差距都較大。
2024年度,摩爾線程旗下AI智算產品、圖形加速產品及智能SoC產品在國內市場相應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不足1%。此外,其專業/桌面級圖形加速產品收入也自2023年以來出現持續下滑。
而摩爾線程面對的國內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11月13日,同為國產GPU領軍企業的沐曦股份,也獲?科創板IPO注冊批復,上市進程持續逼近。此外,百度旗下的昆侖芯、定位“高端通用GPU”的壁仞科技、主打數據中心GPU市場的燧原科技等也展現出較強的競爭性。
除了估值分歧,對于摩爾線程上市后的行情,部分機構人士也進行了風險提示。
“我們判斷,上市后短期內應該會有一波行情,公司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產業,并且摩爾線程的產品在關鍵性能指標上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很強的稀缺性。公司現在雖然虧損,但未來發展空間大。可以參考寒武紀的行情表現。”滬上一名資深的TMT研究員對記者指出。
也有私募總經理表示,“從目前的關注度來看,要注意首日漲幅過大的風險。”
劉劍鋒也認為,摩爾線程上市后有大量投資者情緒上的溢價,估計股價會沖高。“沖高后并不是最好的長期投資布局點,靜待情緒溢價結束,回落到較為平穩波動率時,才是長期布局的窗口。”
IPO“火線”通關
回顧摩爾線程的IPO之旅,可以說是非常順暢。
今年6月18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1+6”改革新政,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并推出6項改革措施,進一步彰顯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導向,穩定市場預期。
在這一背景下,摩爾線程的上市受到各方廣泛關注。
公開信息顯示,摩爾線程成立于2020年,2024年11月啟動上市輔導,歷時7個月,2025年6月8日完成輔導驗收。2025年6月30日,摩爾線程IPO申請獲得受理。9月26日,摩爾線程IPO順利過會,從申報到過會僅用時88天,是今年科創板IPO新過會的企業中,從受理到過會用時最短的企業。一個月后的2025年10月30日,摩爾線程獲準注冊,至此,公司走完了IPO審核流程,總計耗時僅122天。
據悉,摩爾線程已成為國內少數能夠提供從FP8到FP64全計算精度支持的GPU廠商之一,也是國內率先推出支持DirectX12圖形加速引擎的國產GPU企業。由于其兼容CUDA的?MUSA架構設計,直接對標英偉達數據中心GPU產品線,且其創始人有英偉達的任職經歷,摩爾線程一直享有“中國英偉達”的美名。
招股書披露,摩爾線程成功量產五顆芯片,已推出四代GPU架構和智能SOC,形成覆蓋AI智算、高性能計算、圖形渲染等領域豐富完整的計算加速產品矩陣,實現了“云—邊—端”全棧AI產品線的布局。
此次IPO,摩爾線程擬募資80億元,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人工智能)訓推一體芯片研發項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圖形芯片研發項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發項目等。
近年來,摩爾線程發展迅速,但由于前期投入較大,公司持續虧損。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0.46億元;2023年、2024年分別為1.24億元、4.38億元,同比增長169.01%、253.6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85億元,同比增長181.99%。
但在凈利潤表現上,2022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虧損18.94億元、17.03億元、16.18億元、7.24億元,三年零九個月合計虧損59.39億元。
根據摩爾線程披露,公司預計最早可于2027年實現合并報表盈利。
在火速通關上市之后,摩爾線程能否被資本市場認可,或仍需盈利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