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以下簡稱“烏鎮峰會”)已圓滿落幕,但會上關于科技與未來的討論余溫未散。在今年烏鎮峰會上,庫迪咖啡作為官方合作伙伴,以其標志性的移動咖啡車與智能化服務亮相,引發“咖啡科技戰”的關注和討論。
在烏鎮峰會期間,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闡述了庫迪在品牌建設、科技融合以及全球化等方向的思考與實踐。今年以來,庫迪咖啡密集亮相多項國際級賽事與文化活動,包括WTT世界乒聯、武漢網球公開賽、環廣西公路自行車賽、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以及金雞百花電影節等。李穎波表示,這一系列動作是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的戰略選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烏鎮這個世界互聯網思想交鋒的前沿陣地,李穎波在訪談中也頻頻提及“技術和AI(人工智能)”。他提到,對于庫迪咖啡而言,參與世界互聯網大會并非只是品牌贊助,更是因為公司真正地在這里看到了非常多的前沿科技,希望把大量的前沿科技運用到咖啡生產運營跟營銷的各個環節。
技術將拓寬咖啡行業天花板
李穎波將此次庫迪咖啡和烏鎮互聯網大會的合作視為一次吸收前沿科技、反哺自身系統的“契機”。
“我們團隊過往成立的品牌包括神州租車等,其實都大量運用了互聯網技術。”李穎波在采訪中強調了庫迪與生俱來的科技基因,他將技術視為拓寬咖啡行業天花板的決定性力量:“這些會幫助我們極大地去拓展行業的天花板,讓它的上限變得更高,讓整個成本效率跟品質效率變得更高。”
李穎波透露,庫迪在馬鞍山已建成超過40萬平方米的供應鏈基地,并有一個超過34萬平方米的超級工廠在建。“在供應鏈端,我們會大量地運用互聯網和AI技術,包括整個產線的自動化管理以及整個倉儲物流體系的算法運用,都會使得工廠的效率得到極大提升。”這確保了庫迪能從源頭掌控品質與成本,從而為市場定價策略奠定基礎。
其次,在終端門店的日常運營中,技術是提升標準化與效率的“無形之手”。李穎波描繪了一個高度自動化的門店場景:“從整個排班、訂貨,到門店IOT(物聯網)系統的設備互聯和監測,再到咖啡機掃碼后自動識別萃取方式、濃度等訂單選項后自動出品咖啡液,都盡量減少人工干預。由算法完成所有的運營活動,減少人工出錯率,保障品質的穩定性和標準化,同時也提升效率。”
“運營檢查方面,我們不是只靠人去看監控,而是先用AI技術去識別,包括員工是否有按照衛生規定著裝、制作過程當中是否有按照衛生規定進行清潔等等。這種技術手段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更構建了一套客觀、精準、可復制的品質保障體系。”李穎波表示。
借賽事IP觸達更多圈層
據官方數據,庫迪咖啡全球首家店于2022年10月份開業,目前在全球已有18000多家門店,業務覆蓋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門店規模位居全球第三。然而,庫迪的野心遠不止于單純的曝光。李穎波將咖啡定位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品牌贊助的核心目的是“能夠進入到更多圈層的路徑”。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庫迪咖啡頻頻出現在各大官方活動和賽事現場。
“透過這些贊助聯動,其實也把我們帶入各種各樣不同的圈層。”李穎波解釋道,“我們在選擇維度上會與潮流趨勢、年輕人關注的各行業和賽事做連接。這是除了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聯名以外,另外一種和現在的咖啡人群打交道的方式。”
李穎波以環廣西自行車賽為例,闡述了場景化營銷:“我們發現騎行人群對于美式這種產品天然有需求。透過類似活動,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跟生活的連接,同時也借由這些大賽傳遞出我們年輕時尚的品牌形象。”這也意味著,咖啡不再僅僅是一杯飲品,而是特定生活場景中的功能性伴侶和情感寄托,品牌也因此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個性與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庫迪9.9元一杯咖啡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當被問及如何在品牌贊助的過程中平衡行業競爭與品牌升級的雙重目標,李穎波認為“性價比”與“品牌向上”并不矛盾。
“品牌向上不意味著高價,而是為用戶創造更好的情緒價值。我們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同時保障產品品質與成本優勢,使9.9元的定價仍能保持盈利,并讓消費者享受到與國際品牌同等品質的咖啡。”李穎波表示。
李穎波透露,明年庫迪將繼續拓展在時尚、潮流等領域的贊助與合作,強化品牌年輕化戰略。在產品端,庫迪將聚焦功能性需求與口味創新,結合果汁、茶飲等元素開發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新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