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晚,據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國股市將再創新高。
隨后,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發布的報告顯示,10月份私營公司的就業增長略強于預期,這為低迷的勞動力市場帶來了一些希望。數據發布后,美股三大指數開盤漲跌互現。
ADP發布的報告顯示,10月增加了42000個工作崗位,超過了道瓊斯普遍預期的22000個。而9月份的就業數據從減少29000個崗位修正為減少3000個工作崗位。ADP報告還顯示,盡管就業增長放緩,但工資仍在繼續上漲。
美聯儲理事米蘭稱,ADP數據是個令人欣喜的意外,美聯儲當前的政策存在風險,繼續降息仍然是合理的,不應當機械地通過政策對股市上漲作出反應。
有分析人士認為,10月的ADP就業數據表現溫和,為美聯儲的政策決策提供了新的參考。一方面,就業市場出現企穩跡象;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需求增速放緩,使得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未來會議上謹慎權衡經濟走勢。
此前,美聯儲官員對就業數據表示擔憂,稱目前對就業市場的關注,已經超過對通脹目標的關注。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62.5%,與昨日相比下降7.6個百分點,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37.5%,與昨日相比上升7.6個百分點。美聯儲到明年1月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4.8%,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25.9%,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19.4%。
當前,美聯儲內部對于是否繼續降息存在巨大分歧。米蘭此前表示,當前貨幣政策仍處于緊縮狀態,將繼續主張大幅降息。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美聯儲理事庫克和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周一均表示,尚未就12月是否再次降息一事作出決定。
美最高法院就政府關稅政策合法性展開辯論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最高法院就特朗普大規模征收關稅的合法性展開辯論。此案被視為對特朗普總統權力邊界及其能否擴大行政權限的重要考驗,并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
美國司法部首先陳述立場,由特朗普政府最高法院首席律師、總檢察長D·約翰·紹爾代表出庭辯論。
此前,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會參議院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要求取消特朗普政府4月初推出所謂“對等關稅”所援引的“國家緊急狀態”。輿論認為,這是國會發出的對白宮貿易權限進行約束的強烈信號。
瑞銀認為,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關稅違法,將迫使美國政府向進口商退還約1400億美元稅款,這相當于2025年聯邦預算赤字的7.9%,將對短期財政狀況造成顯著沖擊,并迫使政府動用其他法律工具重建關稅壁壘。若能形成整體稅率更低的貿易環境且不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最終將對美國經濟和股市構成利好。
今年前10個月A股新開戶數同比增長10.57%!“牛市”有望延續?
11月5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早盤弱勢下探,創業板指一度跌超2%;午后震蕩回升,三大股指尾盤集體走高。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23%報3969.25點,深證成指漲0.37%報13223.56點,創業板指漲1.03%報3166.23點;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8945億元,較此前一日減少約440億元,已連續兩日維持在2萬億元下方。
期指方面,滬深300股指期貨(IF)、中證500股指期貨(IC)和中證1000股指期貨(IM)分別上漲0.41%、0.55%和0.77%,上證50股指期貨(IH)則微跌0.01%。
談及近期A股市場走勢,廣發期貨宏觀金融組組長陳尚宇表示,本周,受宏觀情緒轉弱、美聯儲表態偏“鷹”、美國政府繼續“停擺”等因素影響,全球風險資產承壓運行。昨日日韓股市開盤大跌,A股三大指數也承壓低開。但從日內走勢來看,午后A股三大指數全線回升,化工、煤炭、消費等低估值板塊表現較好,表明市場承接意愿較強,再次出現深度回調的概率極低,A股中長期上行趨勢未改。
申銀萬國期貨研究所股指分析師賈婷婷也認為,受隔夜美股及日韓股市暴跌影響,本周三A股主要指數早盤大幅低開,但隨后逐步企穩,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均成功翻紅,這顯示中國資產在外部沖擊下表現相對強勢。
“看向各個板塊,電力設備板塊掀起漲停潮,煤炭、大消費等板塊也大幅上漲,而科技板塊則出現調整,市場呈現明顯的結構性行情。”賈婷婷說。
從技術面來看,陳尚宇分析道:“當前上證綜指的5日、20日、60日均線趨近重疊,在持續盤整近一個月后,市場有望突破前高。‘十五五’規劃建議為經濟基本面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
期貨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A股吸引力持續提升,投資者規模也出現快速增長。11月4日上交所官網發布的新開戶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上交所A股新開戶數230.99萬戶,較9月新開戶數293.72萬戶下降21.36%;其中個人新開戶230.22萬戶,機構新開戶0.77萬戶。今年前10個月A股新開戶數達到2245.88萬戶,同比增長10.57%。
對此,賈婷婷告訴記者,在政策支持和資金流入的多重支撐下,中國資產估值重構之路仍在繼續。當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隨著國內經濟進一步復蘇,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均有望提升,從而推動主要指數上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四季度市場關注的焦點,其對2026年經濟政策的定調將對A股長期走勢產生重要影響。海外方面,美國通脹和就業數據將直接影響美聯儲的降息節奏,美債利率變化也將深刻影響全球資金流向,若美聯儲轉向‘鴿’派,將極大緩解新興市場的資金壓力。”賈婷婷說。
展望后市,陳尚宇認為,四季度應持續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6年經濟發展方向的細化指引,以及中美經貿磋商后外需及人民幣匯率的變動,這些因素將主導國內風險資產估值走向。A股潛在的上行空間值得期待,但結構上可能出現分化,科技板塊當前估值偏高,能源、消費板塊有望成為下一輪市場主線。
賈婷婷認為,臨近年底,市場風險偏好大概率下降,IH、IF等偏穩健性的指數可能更受資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