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報披露臨近尾聲,百億級私募機構的最新持倉路線圖清晰地展現在投資者面前。第三方機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共有31家百億級私募管理人出現在了117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高達376.80億元(按照第三季度末收盤價計算)。百億級私募在第三季度增持A股上市公司12家,減持25家,持股數量不變的有46家,而新進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4家,展現出百億級私募在第三季度積極調倉的態勢。
雙主線浮出水面
第三季度百億級私募的持倉鮮明地呈現出“科技”與“周期”雙輪驅動的特征。
第三方機構私募排排網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按持股市值計算,計算機行業以106.72億元穩居百億級私募陣營第三季度末的第一大重倉行業,百億級私募共出現在12只計算機行業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有色金屬行業緊隨其后,百億級私募在第三季度末雖然僅涉足2家公司,但憑借64.65億元的持股市值占據了第二把交椅。通信行業則以51.05億元的市值位列第三。
除了這三大核心領域外,截至第三季度末,百億級私募在電子、基礎化工、煤炭、建筑材料等行業的布局也相當深入,在相關行業的持股市值均超過10億元。在電子行業中,雖然百億級私募對于單家公司平均持倉市值相對分散,但涉獵公司數量高達16家,顯示出對該領域的廣泛看好。基礎化工行業同樣被百億級私募重點配置,共有12家公司吸引了超過27億元的資金進行配置。煤炭行業雖然僅有中國神華一家公司被國豐興華(北京)私募重倉持有,但該私募對中國神華的持股市值超過了20億元,凸顯出這家機構對優質周期資源股的集中押注。整體來看,百億級私募在第三季度的重點布局,更多圍繞“科技+周期”的雙主線展開。
此外,百億級私募在第三季度新進與重點加倉的標的,同樣引人注目。其中,高毅資產第三季度新進北新建材與東富龍,前者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后者則屬于醫藥生物領域,體現了機構在周期與成長之間的平衡布局。阿巴馬投資在第三季度則新進云圖控股、天能重工和中泰化學,相關公司分屬于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等行業。此外,第三季度百億級私募新進市值較大的個股,還有鼎龍股份、東阿阿膠、海通發展等。
在增持方面,高毅資產對瑞豐新材進行了顯著加倉,睿郡資產則大舉增持了電子行業公司揚杰科技,相關操作顯示出百億級私募對于科技硬實力與周期復蘇主線的青睞。
“抄作業”仍需綜合考量
百億級私募的重倉股名單,歷來被市場視為重要的投資風向標。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觀察百億級私募的持倉變化,無疑有助于理解宏觀趨勢、產業政策與行業景氣度的演變,從而借鑒其資產配置的內在邏輯。前海鉅陣資本投資總監龍舫認為,若多家百億級私募同時新進或加倉某只個股,通常表明該股具備較強的基本面支撐或潛在催化劑,值得普通投資者進一步深入研究。
然而,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也提醒,普通投資者在面對這份“藏寶圖”時,仍需保持冷靜與理性,簡單粗暴“抄作業”可能蘊含不小的風險。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認為,百億級私募的資金規模、投資策略、持倉周期以及風險承受能力與個人投資者存在巨大差異。其公開的持倉信息具有天然的滯后性,當普通投資者看到這些數據時,私募機構完全可能已開始新一輪的調倉。
格上基金項目總監崔波則從操作執行層面補充說,私募機構對個股的研究深度遠超普通投資者,這不僅意味著他們“拿得住”優質標的,更意味著他們清楚地知道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退出。他說,普通投資者從公開信息中看到的僅是私募龐大投資組合的冰山一角,猶如管中窺豹,若以此作為投資依據,在市場動蕩或機構悄然換股時,極易陷入被動。因此,將百億級私募的重倉股作為參考的線索之一,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進行獨立判斷與理性決策,才是更為可取的投資之道。
年末行情展望積極
展望2025年最后兩個月的A股市場,多家一線私募仍保持了相對積極的看法。百億級私募重陽投資合伙人寇志偉認為,從宏觀層面看,有利因素正在增多。這其中包括“十五五”規劃、海外環境出現積極變化、財政與貨幣政策協同發力、市場流動性充裕、無風險收益率低企、大量資金尋找配置目標等。
在具體的策略應對上,百億級私募的觀點呈現出共識與分歧并存的特征。寇志偉坦言,盡管泛科技板塊是中長期的投資主線,但短期來看市場對其投資邏輯的定價已較為充分,局部出現了過熱信號。因此,投資者應布局一些低位板塊,挖掘潛在的“高低切換機會”。
這一觀點與龍舫的建議不謀而合。龍舫預計,11月、12月A股可能延續震蕩上行格局,但創業板、科創板市場的波動可能加大。他認為,在操作上可采取波段策略靈活應對,在配置上則可借鑒“啞鈴型”結構。一端繼續配置AI軟硬件、半導體、創新藥等科技成長板塊;另一端則適當增配大金融、資源品、消費等低估值板塊,以此平衡組合的整體風險。
崔波則從市場情緒的角度提醒投資者,雖然當前市場活躍度較高,投資者沉浸在部分行業走出趨勢性行情的預期中,但在2025年最后兩個月,投資者也需要警惕市場階段性震蕩加劇的風險,尤其是前期漲幅過大的高位品種及相關行業。對于大多數非專業投資者而言,選取優質的基金產品,做好自身的資產配置并進行長期持有,以及以平常心應對市場波動,或是分享市場紅利更為穩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