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業迎來重磅文件。
剛剛,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引》),基金業協會同步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操作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操作細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兩份征求意見稿以增強公募投資行為穩定性、明晰產品投資風格、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為目標,從基金管理人內部明確業績比較基準設定、變更、披露規范,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方面;到外部加強托管、銷售、評價等方面,全鏈條、多維度地完善業績比較基準的監管要求。
業內人士指出,出臺《指引》《操作細則》,既是落實《行動方案》要求的具體舉措,填補公募基金監管規則的空白,也是推動境內公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規范化,強化投資管理的紀律性的“關鍵一步”,將引導行業機構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初心,構建更加穩定的投資風格,更好發揮公募基金價值投資工具屬性,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健回報,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
突出基準對產品的表征作用
從境外成熟市場經驗看,業績比較基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投資者明晰對基金產品風格的基本認識和對預期風險收益特征的基本判斷,從而提升投資體驗。
為此,一方面,《指引》明確基準應充分體現產品定位和投資風格,符合基金合同關于投資目標、投資范圍、投資策略、投資比例限制等約定。
另一方面,《指引》要求管理人根據業績比較基準任命具備相關投資研究經驗的基金經理,且基準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化,不得僅因基金經理變化、市場短期變動、業績考核或者排名而變更基準。
《操作細則》從產品設計、業績比較基準展示、業績比較基準與產品的匹配、指數基準編制要求等方面細化《指引》 要求,進一步明確管理人選擇業績比較基準的相關要求。
首先,從產品設計來看,要求管理人通過科學合理的測評方式,評估業績比較基準的適當性,確保業績比較基準能夠體現基金產品主要的投資目標、投資范圍、投資策略、投資比例和投資風格。
其次,從基準展示來看,《操作細則》對于如何明確、清晰、簡潔地展示業績比較基準提出原則性規定。
從基準與產品的匹配來看,對不同投資策略的基金選擇匹配的業績比較基準做出原則性要求,并提出業績比較基準要素的設置應當與可投資的主要資產類型相匹配。
此外,《操作細則》要求基金管理人選擇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要素的,應當選擇具有充分代表性、編制方案合理、持續運作的指數。
強化基準對投資的約束作用
從境內實踐看,過去對基金管理監測糾偏不夠重視,缺乏有效約束機制,主動權益基金經理通常擁有較大“自由度”。雖然部分基金經理初衷是為投資者提供良好收益,創造超越市場同類基金的超額收益,但忽視了業績比較基準“錨”的作用,引發“掛羊頭、賣狗肉”“風格漂移”等問題。
為此,《指引》提出針對性要求:
一是管理人建立健全覆蓋業績比較基準選取、披露、監測、糾偏及問責的全流程管控機制,為業績比較基準發揮功能作用提供保障。
二是提高基準選取的決策層級。由公司管理層對基準選取進行決策。并對選取基準的表征性和客觀性承擔主要責任。
三是強化內部監督力度,由獨立部門負責監測基金投資相對基準的偏離情況,對基金經理投資形成監督約束。
《操作細則》進一步落實《指引》要求:
一是要求管理人指定獨立于投資部門的部門并配備足夠的人員,定期對基金偏離業績比較基準的合理性和潛在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并建立合理的風控模型,設計有效的事前、事后風控指標和閾值,科學運用業績歸因結果,及時發現并管理業績比較基準偏離情況。
二是要求管理人的合規負責人和合規部門在新產品開發、存量產品變更等環節對業績比較基準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基金合同約定進行合規審查。強化內部控制要求,強調管理人對業績比較基準選取、披露、監測、評估及糾偏相關內部管理制度及制度執行情況的合規審查。
三是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內部問責機制,明確業績比較基準全流程管理機制中相關人員的履責規范和問責措施。
發揮基準對考核的指導作用
從本源功能看,業績比較基準顧名思義為衡量基金投資業績的標準。但實踐中,管理人、基金經理往往熱衷全市場業績排名特別是短期排名?;鸾浝淼男匠昕己艘才c業績比較基準無關。
為此,《指引》落實《行動方案》有關精神要求,明確管理人應建立以基金投資收益為核心的考核體系,體現產品業績和投資者盈虧情況,健全與基金投資收益相掛鉤的薪酬管理機制。在衡量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時,管理人應當加強與業績比較基準比較,基金長期投資業績明顯低于業績比較基準的,相關基金經理的績效薪酬應當明顯下降。
構建圍繞基準的良性互動生態
從境內實踐看,托管、銷售、評價等機構未有效監督和使用業績比較基準,也是導致基準“形同虛設”的重要原因。為推動各方歸位盡責,構建相互約束、良性循環的行業生態,《指引》對其他市場機構也提出相應的要求:
一是托管監督方面。切實發揮托管人的監督符合職責,明確基金托管人應當履行基金合同審核、基金投資風格庫復核、權益類基金投資風格穩定性監督、信息披露復核等責任。
二是銷售展示方面。考慮到基金銷售展示是投資者了解基金的直接環節,要求管理人、銷售機構展示基金業績的同時,應當展示業績比較基準的表現,方便投資者做出比較。
三是評價評獎方面。基金評價評獎機構應當將業績比較基準作為評價基金投資管理情況的重要依據,以更加科學客觀地衡量基金投資業績、風控控制能力和風格穩定性。
四是信息披露方面,規范基金合同、定期報告等信息披露文件對業績比較基準的披露內容,提高基金投資運作透明度。
《操作細則》進一步細化對基金托管人、基金評價機構等市場機構的要求。同時,細化基于業績比較基準的信息披露,提高公募基金產品業績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一是要求基金托管人與基金管理人明確基于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監督指標,建立定期溝通交流機制,跟蹤關注基金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偏離情況。強調基金托管人對管理人基金風格庫清單的核查義務,明確基金托管人應當重點關注基金單一行業集中度等關鍵指標。
二是明確基金評價機構建立符合業績比較基準工作導向的長期分類評價體系,要求基金評價機構結合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合理區分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重點關注業績比較基準的權益倉位、主要投資方向、投資風格等因素。
三是要求管理人披露基金實際投資與基準在收益率、波動率、資產配置、持倉行業分布的對比情況?!恫僮骷殑t》對于不同類型基金提出相應披露要求。同時,明確要求基金管理人應在定期報告中,通過定性或定量方法就當期基金與業績較基準的差異進行解釋說明。
相關配套工作安排
業績比較基準改革是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工程。為穩妥推動行業機構落實《指引》《操作細則》,更好引導公募基金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提升投資者獲得感,配套安排如下:
一是推動平穩過渡。中國證監會將指導行業機構在規則過渡期內,穩妥做好存量產品的基準優化變更工作,使基準更加符合基金合同約定和基金實際風格,確保不對市場穩定造成影響。
二是研究建立基準庫?;饦I協會將組織成立行業專家組,研究建立基金行業業績比較基準要素庫,基準庫未來將構成鼓勵、引導行業機構規范選取表征權益資產的基準要素。
三是強化利益綁定。基金業協會將修訂出臺基金公司績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指引,明確將基金投資業績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情況納入基金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經理薪酬考核體系,中國證監會也會將對比情況納入基金管理人分類評價監管體系。中國證監會常態化注冊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的浮動管理費收取模式基金產品,多種方式強化基金管理人、高管和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機制。
四是加強日常監管。中國證監會將堅決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強化對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基金評價機構選取使用業績比較基準的監督管理,對違規行為進行重點打擊,進一步推動各方歸位盡責。
排版:劉珺宇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