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首屆城市超級智能體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主題為“城市超級智能體引領智慧城市4.0”。該論壇由聯想舉辦,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及產業界權威人士參會,各方深入討論了“城市超級智能體”在改變城市治理方式、推動社會服務創新中的核心作用與實踐方法,探討智慧城市4.0的發展方向。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縱深發展,AI、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行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社會邁向全面智能化的新階段。與3.0時期的“城市大腦”相比,智慧城市4.0將為其裝上強健的“四肢”和敏感的“五官”,使其不再依賴大量的人工介入,使城市具備自我感知、自主決策、持續進化的能力。
城市超級智能體是由聯想于2025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技術架構。據介紹,它不是單一的技術產品,而是一個完整的城市智能生態系統,是多模態、跨平臺的智能中樞,是AI需求的總入口,能幫助人類進行復雜問題的處理及任務的執行。用戶可以通過對智能體以及傳統應用的調度來執行復雜任務,并持續自我進化。
“中國人工智能當下呈現出工程化創新及開源生態引領、規模競賽轉向效能競賽、智能體引領人智共創新范式、產業融合形成中國AI應用優勢四大趨勢。”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方案服務業務群總經理戴煒表示,“新技術應用到了更多智慧城市建設場景,聯想正通過城市超級智能體引領智慧城市邁入4.0時代。”
清華大學智能網絡計算實驗室主任沈寓實指出,人工智能發展已從“感知智能”邁入“行動智能”新階段,聚焦在智慧城市領域,城市超級智能體正推動治理范式從傳統的“感知—響應”滯后模式,向“預演—干預”的主動模式躍遷。
聯想中國方案服務業務群智慧城市首席架構師郭曉波詳細闡述了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1+N”架構:“1”代表統一的超級智能體中樞,這個超級中樞負責感知、交互、認知、決策、規劃、編排,并通過宏觀層面實現計算與資源調度,統籌交通、能源等領域智能體協同運作;“N”則代表多個垂直領域的專業智能體,專注于垂直場景的任務執行與反饋,從而形成“全局統籌+專業執行”的協作體系。他表示:“在這樣一個體系之下,聯想重構了智慧城市以及政府行業的解決方案,形成了強大的解決方案‘預制’能力。”

活動現場,聯想與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中國—東盟信息港、北投信創集團正式簽署城市超級智能體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推動城市超級智能體在多個區域與領域的深化應用與創新實踐,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今年以來,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已經先后“落戶”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內蒙古呼和浩特、陜西西咸新區等地,在全國多個城市實現規模化落地。此次簽約也意味著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落地“版圖”的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