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A股存儲板塊繼續走強,江波龍、精智達、兆易創新、德明利等多只個股漲幅超過10%(含)。消息面上,由于AI算力需求激增疊加供應端產能緊縮,三星、SK海力士等存儲頭部廠商于今年四季度再次調漲產品價格,漲幅最高達30%。
算力需求呈現供給不足、生態兼容、系統集群等特點,GPU和ASIC兩條AI芯片技術路線并行發展;Chiplet(芯粒)集成技術成為突破算力瓶頸的關鍵路徑,EDA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可能明年市面上就能看到全光交換機……在10月25日舉行的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電路校友會產業發展論壇上,多位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AI大模型拉動算力需求快速增長,給半導體全產業鏈帶來眾多創新機遇。
AI需求旺盛帶動算力發展,A股相關芯片公司已經深度受益。芯原股份10月27日晚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與AI算力相關的芯片設計業務收入占比約為73%。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2.55億元,同比增長36.64%,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2.81億元,同比增長78.38%。此前,寒武紀、泰凌微等芯片公司已交出亮麗的三季報,AI是其成長的最主要動力。
AI催動全球算力投資狂飆
“AI大模型時代,算力成為算法實現的底層支撐,算力需求呈現供給不足、生態兼容、系統集群等特點?!痹谏鲜稣搲?,沐曦股份聯合創始人、CTO兼首席硬件架構師彭莉在主旨演講中介紹,這正是近期OpenAI與AMD達成合作的原因。
10月6日,OpenAI和AMD宣布達成一項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基于AMD處理器的AI數據中心。AMD將在為期四年的協議中,向OpenAI提供數十萬塊人工智能芯片,后者從明年開始將首先購買MI450芯片。
事實上,ChatGPT的問世,成為算力發展的轉折點。之后,在亞馬遜、谷歌、微軟、Meta等的帶動下,全球算力投資進入狂飆時刻,以英偉達GPU為代表的AI芯片是云計算的最關鍵核心基礎設施,成為云計算廠商眼中的“香餑餑”。
公開資料顯示,亞馬遜于2025年1月透露全年資本開支1000億美元,并在美國俄亥俄州和佐治亞州投資超過10億美元建設專注于AI算力的高性能數據中心。微軟于2025年1月宣布計劃全年投資800億美元用于AI智算中心建設。谷歌2025年預計資本支出將達到750億美元?!靶请H之門”(Stargate)更是推出一項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的AI基建計劃,甲骨文是其數據中心的承建者。
英偉達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美元、軟銀投資OpenAI達400億美元,OpenAI計劃在未來數年內部署10吉瓦規模的NVIDIA系統、甲骨文為OpenAI提供云端服務器……英偉達、OpenAI、甲骨文、軟銀等企業的千億美元復雜資本循環已經形成了算力產業閉環。
國內的算力投資力度也不遑多讓。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2025年2月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至少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計算和AI的基礎設施;其2026財年第一季度對AI+云的資本支出投入達386億元,同比增長220%。騰訊2025年計劃投入約1000億元用于AI算力基礎設施。字節跳動2025年的資本開支將達1600億元,其中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約900億元。
IDC預測,2025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達到1.02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維持在18%至20%區間。
半導體產業鏈創新機遇多
“可能到2026年,就會出現一些純粹由AI生成的電影、短劇等?!闭雇鸄I大模型應用,彭莉介紹,AI大模型落地正在加速,一些輕量級的AI大模型,正在形成生產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力量。
AI大模型落地提速,算力投資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需求和客戶,產業鏈閉環進一步完善和正向發展,也給眾多軟硬件領域帶來全新的創新發展機遇。
作為算力底座的基礎核心,芯片(如GPU、HBM存儲、高速互聯芯片)、光通信、高速交換機等硬件商將率先獲益。這也正是當前存儲芯片供不應求、漲價的直接原因。
彭莉介紹,在規模法則的影響下,智算中心的計算范式發生轉變,計算硬件從以CPU為主導轉向以GPU為主導的范式,以英偉達為代表的GPU和ASIC兩條AI芯片技術路線正在并行發展。
“當前,AI基礎設施對‘算力(GPU)、存力(CPU)、運力(高速互聯)、電力(能源)’四力協同提出更高要求。”談及產業鏈機遇,芯和半導體創始人、總裁代文亮表示,這推動硬件系統復雜度攀升,性能指標也跳躍式增長,Chiplet集成技術成為突破算力瓶頸的關鍵路徑,EDA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在GPU和HBM獲得快速提升后,運力成為當前云計算的瓶頸之一,高速光通信和光交換機備受市場關注,光模塊市場持續增長。“到2026年,大家也許就能夠在市面上看到全光交換機?!盢I中國儀器業務負責人孫冶介紹,英偉達和博通是該領域的先行者。而在AI芯片封裝環節,除了Chiplet技術,創新的測試技術和測試設備需求旺盛。
“未來,Token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其成本下降具有巨大意義。”魔形智能創始人、總裁徐凌杰認為,AI大模型帶動算力產業發展,其中的創新機遇眾多,產業上大小公司都有施展拳腳的空間。畢竟,強如英偉達也在GB200上遇到散熱、冷卻等問題,從而帶動了液冷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