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間,廣弘控股(000529.SZ)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8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14.90萬元。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大食品產業板塊”戰略,畜禽養殖、食品冷鏈、團餐配送等核心業務穩步發展。其中,“廣弘3號”小白雞作為國內首個引入黃羽肉雞血緣培育的小白雞新品種正式亮相,標志著公司在家禽種業創新領域實現了重要突破,為廣東乃至全國畜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科技創新賦能,“廣弘3號”樹立南方種業新標桿
2025年9月,“廣弘3號”小白雞新品種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成為我國首個通過國家審定、引入黃羽肉雞血緣的優質小型白羽肉雞新品種。該成果由廣弘控股旗下南海種禽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及國內知名育種專家共同研發,歷經多年技術攻關與產業驗證。據介紹,“廣弘3號”具備節糧性、長速快、飼料轉化率高、屠體美觀、肉質風味佳等優勢,對標國內外主流品種,肉質細嫩、風味接近麻黃雞,實現品質上的突破性升級。以節糧性為例,與社會同類型品種相比,其料重比低0.13、單只耗料量少254.8克,若按年推廣2億只計算,可節約飼料糧食5.1萬噸,為肉雞產業降本增效提供關鍵支撐。
研發過程中,團隊創新性應用快慢羽基因分子檢測技術與青脛分子檢測技術,實現雛雞自鑒雌雄與種源純度控制,并依托云計算系統處理超2億條育種數據,全面提升智能化育種水平。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我國南方地區自主研發小白雞的品種空白,也為廣東省“粵強種芯”工程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供了典型范例。
南海種禽作為首批國家肉雞核心育種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深化“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完善“育繁推一體化”體系。目前企業家禽核心種源達20項,孵化率89.93%、死亡率降至0.29%,種苗入選率超過93%,顯著提升了種業競爭力。未來,公司將圍繞“全國供種計劃”與“新品種滾動研發計劃”,持續推動“廣弘3號”的性能優化與產業化推廣,加快從家禽種業“特色化”向家禽產品“品牌化”轉型,構建完整的“育、繁、養、宰、加、銷”產業鏈體系。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構建“大食品”戰略增長極
廣弘控股持續深化“大食品產業板塊”戰略布局,推動畜禽養殖、食品加工、冷鏈物流與團餐配送多板塊協同發展。依托完善的自繁自育體系與標準化管理,公司不斷提升繁殖效率和疫病防控水平,確保產能穩定釋放與成本可控。冷鏈板塊方面,公司自營與管理冷庫庫容量約8萬噸,年吞吐量近100萬噸,凍豬肉類產品在廣州市場占比超過70%,穩居華南地區行業龍頭地位。
在食品服務端,公司以信宜校園餐配送項目為試點,形成“信宜模式”,通過“冷庫+市場+配送”一體化運營,構建覆蓋糧油、肉禽、水產、蔬菜等20大類的全品類供應鏈體系。公司已在信宜市服務中小學師生逾6萬人,并正積極拓展企業團餐與區域機關食堂市場。未來,公司將以“混合食材銷售”為新增長點,擴大自有豬、禽產品在團餐供應中的占比,通過直采與信息化系統提升成本管控與訂單響應效率,強化食品安全與供應保障能力。
面對凍品銷售階段性下滑,公司通過優化業務結構、拓展高附加值產品及新興渠道,實現從傳統凍品貿易向現代冷鏈配送轉型。依托“貿易+配送”雙輪驅動,公司將加快構建智能化、綠色化冷鏈體系,推動食品流通效率與附加值同步提升。
展望未來,廣弘控股將繼續圍繞“大食品產業板塊”戰略,強化科技創新與資源整合,以“廣弘3號”為核心驅動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終端品牌競爭力,助力廣東種業和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推動農業強省建設與鄉村振興的協同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