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證指數在創出十年新高后,在3900點上方高位震蕩,疊加國慶節后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市場波動有所加大。“接下來怎么投”正牽動著每一位市場參與者的心。
面對“新高之后何去何從”的普遍關切,景順長城基金在近日召開的四季度策略會中圍繞“新高之后,變革之時”展開系統研判,為投資者梳理應對邏輯與布局思路。
整場策略會層層推進,逐步回應市場關切:首先聚焦AI、有色、創新藥三大熱門賽道,剖析其高位調整后的長期邏輯與配置價值,回應“熱門板塊還能不能投”的疑問;接著將視野轉向未來,通過新生代基金經理的一線觀察,挖掘技術變革與產業升級中的結構性機會,明確“新經濟該往哪看”的方向;隨后,針對四季度波動加劇的特點,分別解析均衡策略的配置思路以及后市投資機遇。
AI、有色、創新藥調整后的長期邏輯依然堅實
真正的投資機會,往往在市場分歧中孕育。當短期波動掩蓋長期價值時,恰是審視核心邏輯的最佳時機。
近期,年內領漲的AI、有色、創新藥板塊出現不同程度調整,市場對其后續走勢分歧加大。策略會上,景順長城的基金經理們認為,短期的波動并未動搖其長期核心邏輯,反而為布局提供了更優的估值窗口。
景順長城混合資產投資部基金經理江山表示,“今年是過去幾年來第一次在算力、模型和應用三者之間看到了飛輪效應。”在代碼應用場景中,AI的投資回報率首次增長到1以上,為整個AI的算力投資和模型訓練注入了強心劑。
江山指出,AI投資主要關注算力和應用兩個方向。在算力領域,投資邏輯有明暗兩條線:明線是下游客戶需求,特別是英偉達和谷歌這兩個客戶;暗線則是北美電力情況,電力已成為算力投資的重要瓶頸。他特別強調:“單位算力或單位Token的能耗會成為制約網絡設備投資非常重要的底層邏輯。”
除了傳統的光模塊、PCB、服務器等“老登”方向,江山看好存儲領域的機會:“模型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后面幾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包括長思維鏈、長上下文和統一多模態,這幾個方向都指向了更多的存儲需求。”
對于算力板塊的估值,他認為當前處于合理區間,未來隨著訂單信心的增強,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應用層面,江山指出,獨立的ToC的AI創業團隊過去幾年沒有推出太多令人興奮的產品,很多功能被大模型本身吸收。“最核心的AI應用還是大模型本身”,他更看好模型和算力領先的互聯網公司。
周期板塊方面,景順長城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基金經理鄒立虎提出了三個核心結論:全球經濟處于戰略底部、2026年歐美財政貨幣雙寬松、國內“反內卷”加速順周期景氣改善。
鄒立虎認為,當前周期處于相對戰略低位,PPI在負2至負3的水平,全球PMI也在低位。“本輪經濟下行已持續近4年,底部震蕩也近2年。目前,市場對順周期資產不僅預期、持倉和估值在歷史低位,其價格和盈利也處于低點。”他預計,全球經濟在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開啟新一輪復蘇周期,持續2年左右。
對于有色的未來,鄒立虎將其定義為“周期成長”,主要有三個驅動因素:能源轉型、國防開支和AI拉動。這三個新驅動因素將有色從傳統的地產和基建綁定行業拉動到周期成長行業。
對于創新藥,景順長城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喬海英表示,中國藥企憑借臨床效率優勢、工程師紅利及內需市場支撐,已取代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成為跨國藥企首選合作伙伴。
對于近期創新藥的調整,喬海英認為短期調整已接近尾聲。她指出,調整后,板塊已從“普漲”進入“精選個股”階段,重點看好四大方向:腫瘤領域的IO(免疫治療)+ADC(抗體偶聯藥物),GLP-1的口服小分子與增肌減脂迭代,代謝病(高尿酸、心血管)的消費級大單品,以及眼科超長效藥物。
喬海英總結:“這一輪行情的高度和持續性都優于2019-2021年的醫藥行情。業績驅動和創新驅動分享的價值量差異巨大,且可選投資標的更廣泛。”
新生代基金經理眼中的“確定性機會”
看清當下需要資深者的經驗積淀,洞察未來則需要新生代的敏銳前瞻。
年內行情中,“新”成為關鍵詞,新技術、新消費等細分領域表現亮眼。景順長城基金研究部的曾英捷、劉力思、張飛鵬、王開展四位新生代基金經理,基于各自深耕的能力圈,分享對新經濟機會的深度思考。
曾英捷從實業經驗出發,聚焦新能源與新技術雙主線。他指出,經歷2022至2024年的深度調整后,新能源行業正迎來“盈利拐點+技術突破”的雙重驅動。儲能領域尤其值得關注,國內大型儲能在政策引導下正從“垃圾儲能”轉向“優質儲能”,2025年峰谷電價差擴大將持續激發需求;海外市場則在高電價環境下保持強勁增長。
技術層面,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超預期,成為全球企業爭奪的下一代技術制高點;光伏BC技術通過提升光吸收效率實現降本增效,較傳統TOPCON技術顯現明顯溢價優勢。
劉力思則將目光投向AI算力與硬科技領域。他認為,AI引發的“生產力革命”邏輯依然堅實,北美市場已形成從上游投資到下游應用的良性循環。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外算力建設存在顯著規模差距,國內頭部云廠商年資本開支約1000億元人民幣,而美國同業投入達千億美元量級,七倍的差距預示著國產算力產業鏈的巨大發展空間。
在應用層面,ToC方向的AI化進程加速,包括智能客服、內容審核等場景落地成效顯著;ToB領域雖仍處積累摸索階段,但長期潛力不容忽視。
張飛鵬基于對互聯網行業的深刻理解,指出AI正在開啟的“生產力革命”,空間遠超互聯網的“注意力經濟”。他以游戲行業為例,2024年下半年版本更新頻率同比激增200%,這背后是AI大幅提升開發效率的結果。
在客服領域,AI已從簡單問答升級為直接處理退貨、維修派單等核心業務流程。“智能客服解決率從80%提升到90%,看似只差10個百分點,但未解決率從20%降到10%,人力替代效率是成倍增長的。”張飛鵬強調,當AI從“替代人力”進階到“重構工作流程”,產業價值將遠超互聯網時代的用戶時長爭奪。
王開展側重制造業,從“產業周期”視角切入,他認為新經濟不是“否定舊經濟”,而是“尋找新增長動能”。
他直言:“新和老沒有絕對的好壞,2021年大家關注新能源時,最好的資產是煤炭;核心要看產業供需周期和估值性價比,而非標簽。”今年新經濟領域的亮眼表現,本質是“出海+技術突破”帶來的增量:創新藥出海、有色出口、AI硬件外銷,均是中國制造業全球競爭力的體現。不過,王開展提示,AI硬件投資周期可能逐步走向過熱,需關注性價比,“當前我更傾向于在新消費、制造等領域尋找低估機會”。
總體看來,四位基金經理均強調,新經濟投資需兼具全球視野與本土深耕,在把握技術趨勢的同時保持理性,警惕估值泡沫。
以均衡策略應對市場波動
市場如海,馭風而行,更需破浪之錨。均衡,便是保證航船穩健前行的壓艙石。
面對市場新高后的波動,景順長城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監、“雙十基金經理”張靖(管理基金超10年,管理的景順長城策略精選A近10年化收益率超10%)提出,均衡風格是四季度的重要配置方向。(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22日。景順長城策略精選自2014年10月25日張靖管理以來總回報305.35%,年化回報10.17%)
張靖所倡導的均衡投資,遠非簡單的行業分散配置。他解釋道:“真正的均衡體現在三個維度:成長與估值的均衡、投資久期的均衡、投資機會來源的均衡。不是為了分散而分散,而是通過多維度平衡控制風險。”在組合構建中,既需要配置具有合理成長性的個股,也要注重估值性價比;既包含投資久期較短的標的,也布局長期發展空間明確的公司。
對于四季度市場,張靖認為宏觀環境整體穩定:過去兩年房地產下行對經濟的拖累邊際遞減,且多個產業已出現積極經營變化,盈利能力與成長速度向好;同時流動性充裕,尤其在美國進入降息周期后,國內流動性環境更具支撐。在此背景下,投資核心在于選股與布局,可從四大維度挖掘機會。
需求端來看,儲能和電力設備領域具備明顯機會。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電網對調峰需求日益迫切,容量電價政策與峰谷電價差為儲能電站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性。同時,海外電網升級需求旺盛,尤其是AI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為相關電力設備企業帶來市場空間。
供給端方面,“反內卷”政策正在重塑行業格局。張靖表示:“光伏行業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目標2027年產能利用率達70%,這會顯著改善電池和組件環節盈利;煤炭治理超產也讓供需趨于平衡,部分公司股息率很有吸引力。”
技術進步帶來的投資機會同樣值得關注。如光伏BC技術通過背面布線提升發電效率,是政策鼓勵的重要方向。
在比價效應方面,家電等行業龍頭在全球具備競爭力,穩健的盈利能力和低估值為投資者提供了安全邊際。
張靖總結,通過這四個維度的均衡配置,有望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更好地把握機會。
四季度具體該如何布局?
在圓桌討論環節,四位嘉賓結合各自領域,為投資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投資路線圖。
景順長城國際投資部基金經理周寒穎提出啞鈴型配置思路,建議投資者同時布局防御性與成長性資產。她表示:“短期采取啞鈴策略,一手配股息率5%以上的大金融、水電打底,一手逢低布局電力設備、有色等成長板塊,兼顧安全與彈性。”她特別提到,10月份,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規劃的定調將是影響后續市場風格的關鍵事件,需重點關注政策對科技、反內卷、促消費的具體部署,若政策加碼新經濟,成長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鄧敬東將目光聚焦于消費領域的結構性機會。他分析:“新消費要關注‘00后’和新銀發族的交叉需求,比如醫美、戶外、寵物;傳統消費不宜過度悲觀,重點看現金流健康、股東回報穩定的龍頭。”
他認為外需市場仍具韌性,尤其看好已完成從0到1突破、正處1到10擴張階段的出海企業,如摩托車、消費電子等品類,這些企業憑借完善的制造體系和電商渠道優勢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
內需方面,服務型消費復蘇態勢明顯,旅游、內容消費等領域表現突出;實物消費中,高端消費品受益于財產性收入增長呈現強勁復蘇。
對于調整較久的傳統消費板塊,他建議關注現金流健康、股東回報穩定的龍頭企業,這些公司在需求回暖時具備較大彈性。
研究部基金經理郭琳則強調科技板塊需要精細化篩選。她指出:“海外算力龍頭2026年PE約15-20倍,業績增速可觀,產業趨勢未變;消費電子也會受益于AI端側創新,折疊屏、AI眼鏡等新品會帶來增量。”
對于市場擔憂的技術迭代風險,她認為國內科技企業在先進制程和AI應用落地方面持續突破,中長期仍具配置價值。
研究部基金經理助理江磊重點分析了軍工板塊的戰略機遇。他認為軍貿出口正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中式裝備憑借優越的性價比在國際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這一點在2025年的印巴空戰中得到印證。
他強調:“投資軍工AI不同于傳統裝備,核心看數據獲取、處理能力,而非單純的裝備數量;軍貿則是打開行業天花板的關鍵,全球軍費擴張會持續帶來需求。”
綜合四位基金經理的觀點,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既要通過多元配置控制風險,也要在產業升級、出海拓展及政策扶持等領域深挖結構性機會。
整體來看,作為權益大廠的景順長城,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投資均有不錯的業績表現,體現了其在主動權益投資上的投研實力。在當下市場行情變化之際,景順長城舉辦權益專場策略會,傳遞的核心邏輯明確:四季度市場雖面臨中美貿易博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所帶來的結構性分化,但全球寬松、國內新動能培育與基本面修復的大邏輯未變。對于投資而言,需跳出“追漲殺跌”的短期思維,以均衡策略應對波動。投資方向上,關注儲能、電力設備、家電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領域;對于AI算力、資源、創新藥、軍工等賽道,注重更具性價比標的;同時還需關注政策與海外流動性變化,方能在“新高之后,變革之時”把握后市投資機會。
來源:證券時報基金研究院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