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間,南山智尚(300918)對外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17億元。
南山智尚通過“材料創新+應用場景”雙輪驅動,不斷鞏固在高端新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突破成為公司最亮眼的業績增長點。據悉,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品同比毛利潤增長175.24%,毛利率增長15.54%,凈利增長達212%,正逐漸成為南山智尚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腱繩作為機器人靈巧手關鍵傳動方案,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強度纖維繩(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拉伸與回彈,將電機產生的動力傳遞至手指關節,實現精準的抓取動作。目前,南山智尚已具有100D-2400D、26cN/dtex-43cN/dtex等多種規格產品,廣泛應用于防彈、海洋繩網、防護用品、家用紡織品、功能性紡織品、魚線、機器人傳動腱繩等領域。其中,其腱繩產品適用于人形機器人靈巧手和關節、醫療器械,能滿足小尺寸、高可靠性的連接與牽引需求,并已在國外、國內分別實現了小批量訂單,后續有望在人形機器人腱傳動系統中占據一席之地。
9月12日,南山智尚發布了基于電子皮膚與織物傳感技術的織物觸覺智能手套。據了解,這款手套通過將先進的電子皮膚技術與柔性織物傳感器無縫結合,為人形機器人賦予了接近人類的觸覺感知能力,它能夠精準識別壓力、紋理、溫度等細微變化,使機器人實現抓取、撫摸、操作等動作的精細化與智能化,從根本上解決了機器人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瓶頸。
發布會上,南山智尚表示,后續計劃與長盛軸承、憶海原識聯合研發高強度高壽命腱繩。相關腱繩材料至少選用6—7種以上高分子纖維共同編制,目標是實現百萬次甚至千萬次的壽命。此外,公司已建成的36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智能產線和8萬噸高性能差別化錦綸長絲產線,可為人形機器人批量供應高耐久、高可靠的傳動腱繩和電子皮膚材料,滿足未來百萬臺級的產能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機器人輕量化浪潮中,其錦綸纖維產品也同樣開辟出新賽道。南山智尚8萬噸錦綸產能中包含3.6萬噸錦綸66產能,該材料密度僅1.14—1.15g/cm3,在減重與抗沖擊性能上優勢顯著。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為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吸引和留住專業人才,南山智尚已推出《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擬面向包括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核心骨干在內的不超過40人(不含預留份額持有人)實施持股計劃。該議案已于10月10日召開的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這份聚焦機器人業務板塊核心技術團隊的員工持股計劃,不僅將強化南山智尚在機器人新材料領域的人才核心競爭力、加快公司新材料業務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產業布局與技術落地,更向市場清晰地傳遞了公司全力推進產業升級、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的決心與信心。(齊和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