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星河動力”)在北京證監局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華泰證券。
成立于2018年的星河動力,是國內第一家實現火箭量產、高密度發射并實現商業化的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其火箭成功發射次數占到了國內民營火箭行業總成功發射次數的51.3%。
截至目前,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為27家客戶將85顆商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創下國內民營火箭企業發射次數、服務客戶數、發射衛星數、成功率等四項第一。
官網顯示,星河動力主要為國內外航天領域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發射服務,核心產品包括“智神星”系列中大型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谷神星”系列輕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等。在航天發射業務方面,創造了民營火箭首家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800km傾斜軌道和晨昏軌道,首家成功實施海上發射,首家實現火箭量產和高密度發射,首家實現基于火箭末子級的在軌服務等多個行業里程碑。星河動力是目前發射次數最多、服務客戶數最多、發射衛星數量最多、成功率表現最佳的民營商業火箭公司,并率先形成了規模化營收,加速助推了中國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的產業化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星河動力已完成多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今年9月官宣,星河動力完成D輪融資,融資總額共計24億元。本輪投資方包括: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及南京六合區各級投資平臺,四川產業振興基金投資集團旗下四川制造業協同基金和四川區域協同基金,四川成果轉化基金,濟南中泰交產基金,交融君泓五期南京基金,亦莊中瀛扶搖基金,池州梅嶺池香基金,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快其“智神星”系列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谷神星二號”中型固體運載火箭研制及相關生產、測試、發射能力建設。
股權結構上,輔導文件顯示,劉百奇與劉建設為一致行動人,兩人直接持有及間接控制星河動力32.36%股份,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
據了解,當前商業航天企業正加速IPO。除星河動力外,天兵科技、藍箭航天、屹信航天等也均于年內啟動上市輔導。
商業航天頭部企業沖刺IPO背后,是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證監會6月發布《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其中提出,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加大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