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土地市場迎來兩位“過江龍”的激烈競逐。
10月21日,廣州市番禺區黃沙島地塊成功出讓。這宗地塊經過16輪競價,綠城、龍湖輪番出價,最終被綠城華南摘得,總價約4.97億元,成交樓面價約2.59萬元/平方米,溢價率約17.8%。
這是一宗低密度地塊。根據出讓公告,這宗地塊出讓面積1.74萬平方米,容積率1.1,建筑面積1.92萬平方米,起拍價4.2億元,樓面起價2.2萬元/平方米。毫無疑問,這是一宗適合打造改善型產品的地塊,加之總價不高,綠城、龍湖這兩家以產品力見長的房企參與也并不令外界意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綠城、龍湖兩家房企為摘下這宗地塊做了十足的準備,在前策階段也已經基本確定面積段、產品類型以及樓棟布局等。最終,綠城出價更高摘得了這宗地塊。
今年以來,廣州土地市場出現明顯轉變,近郊、遠郊區域頻繁通過低密度地塊吸引房企的投資。除了黃沙島這宗地塊外,花都、增城也均有低密度地塊上架。在建設“好房子”的基調推動之下,廣州住宅市場產品也將迎來迭代。
被追捧的地塊
黃沙島地塊自掛牌之初,就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黃沙島地塊所在區位是番禺傳統的別墅區,是臨江低密度地塊,周邊又有置換需求,對房企而言具備打造好產品的空間。
根據出讓公告,黃沙島地塊容積率不高于1.1,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建筑密度不高于32%。在配建方面,也僅配建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的公共服務及市政交通設施,包括200平方米的社區居委會、1025平方米的社區少年宮等。
克而瑞分析稱,黃沙島地塊在“南向江景+低容積率+新規產品+靜中有鬧”四大優點加持下,未來有望吸引高凈值人群買入。其中地塊周邊三公里內近一年供應3宗涉宅用地,成交2宗,成交總價8.1億元,溢價率7.95%。
最終,黃沙島地塊也不負眾望,取得了預期的成交結果。綠城華南以總價約4.97億元摘得這宗地塊,成交樓面價約2.59萬元/平方米,溢價率約17.8%。
克而瑞分析稱,黃沙島地塊刷新了自2023年以來番禺區涉宅用地成交溢價率的“天花板”,此前溢價率最高的是華潤置地競得的長隆萬博地塊,溢價率為15%。與此同時,黃沙島地塊的成交樓面價躍升至2023年至今番禺區第二高,僅次于長隆萬博地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熟悉地塊的人士處獲得的消息,考慮到舒適度以及產品定位,綠城摘得這宗地塊后將打造疊墅為主的產品,疊墅面積段也將大于市面常見的產品,預計套均總價超過1000萬元。
盡管這宗地塊先天條件不錯,但對于房企而言拿下仍然需要一定的實力。一位全國性房企的投資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黃沙島地塊的機會在于廣州比較缺低密度的產品,所以對綠城來說是有機會做好的。但是地塊本身也不能太大,因為番禺主要是地緣客,這個項目最終在50多套左右會相對好賣一些。”
“好房子”迭代
近年來,廣州非核心區域紛紛加快低密度地塊的供應,積極推進“好房子”建設。
今年6月,增城區荔湖街新城大道東側107畝住宅用地成功出讓,由廣州市增城區城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6.25億元競得。這宗地塊面積7.16萬平方米(約107畝),容積率1.02,計容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建筑密度35%,綠地率30%。
同期,花都區也成功出讓一宗低密度地塊,由寶信地產子公司廣州市智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約2.7億元拿下,寶信地產為花都區屬國企智都集團旗下企業。這宗地塊為低密度純住宅用地,可建設用地面積1.57萬平方米,容積率1.8,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2.83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地價約9500元/平方米。
增城、花都和番禺紛紛供應低密度地塊,也是順應市場的需求。上述郊區區域,別墅成交相對活躍。
以番禺為例,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今年前9個月,番禺區均價突破10萬元/平方米的一手別墅成交占比15%,較去年同時期提升12%。不僅一手別墅活躍,番禺二手別墅更呈現出走旺的態勢。克而瑞數據監測顯示,今年前9個月番禺區二手別墅成交278套,位列全市11區第一。
一位華南房企的總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從規劃和需求來看,近郊、遠郊區域的低密度住宅更貼合市場需求。“這些區域的人口密度并沒有那么大,并不需要建設大面積的高容積率住宅。而且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大多數人口的聚集區都是在郊區,產品也以別墅、低密度洋房為主,舒適度會更高。”
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廣州郊區也全力做好工作。廣州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就表示,要差異化營造與廣州老城區不同風貌的高品質住宅區,打造高品質、低密度、定制化住宅產品。
廣州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認為,應該主動適應市場調控,尋找差異化競爭優勢,結合增城區定位、荔湖周邊片區規劃以及地塊開發情況,以需定供策劃供應稀缺低密優質居住用地,圍繞荔湖和增江碧道打造高品質、低密度住宅,提升整體片區開發品質,探索土地出讓新路徑。
此外,在招商方面,廣州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也提到,將結合地塊基礎情況,提前研究出具規劃條件附圖,謀劃地塊規劃設計方案、建筑強排方案,形成地塊效果圖,大力開展招商推介,推動打造低密度高品質住宅標桿產品。
在各區的努力之下,廣州“好房子”建設也邁上新的臺階,好產品也迎來迭代之時。
上述華南房企總部人士表示,“華南之前的產品受制于容積率等因素,多數在規劃、密度和舒適度上都做了退讓,例如對視嚴重,動輒40層以上以及通風性不好等。低密度地塊出來能夠給予房企很大的空間,可以做梯戶比很優秀而且空間尺度感強的產品,對購房者來說也是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