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在云計算、分布式數據庫等領域積累起核心技術的中國公司,正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尋求更重要的角色。
10月22日,螞蟻集團旗下國產數據庫企業OceanBase正式對外宣布加速全球化布局。
當日,該企業CEO楊冰向全體員工發布題為《全面擁抱全球化》的內部信,宣布公司全球化戰略全面提速,并正式啟動“GO GLOBAL GO Program——全球拓展計劃”。
面向全球市場招募團隊
楊冰信中稱,公司將要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并加快全球化布局。
“全球化于OceanBase而言,不是可選項,而是一條必須走通、必須走贏的必由之路。”楊冰認為,在堅定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必須讓OceanBase走向海外。
據了解,為加速全球化布局,OceanBase擬通過“GO GLOBAL GO Program”計劃,面向全球市場選拔內部人才組建先鋒團隊,推動產品、服務、銷售和市場全面出海。
作為螞蟻集團旗下的國產數據庫企業,OceanBase并非出海領域的新手。事實上,其全球化布局早已悄然展開。在海外市場,OceanBase已覆蓋港澳、東南亞等核心市場,并于2025年9月正式進入技術門檻極高的日本市場。
目前,該企業已深度接洽超70家海外客戶,其中40家已簽約付費,業務遍及金融科技、銀行及泛互聯網等領域。
出海的挑戰與應對
楊冰強調,唯有深入全球一線,理解多元市場需求,才能構建有生命力的技術生態。 然而,出海之路向來不是坦途。楊冰也在全員信中坦言:“出海意味著離開舒適區,面對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快速適應新的商業環境。”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對于技術企業而言,出海面臨的挑戰尤為復雜:
首先是技術適配性問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監管要求存在差異,產品需要做大量本地化工作;其次是市場競爭態勢,海外市場早已被國際巨頭深耕多年,后來者需要找到差異化突破口;再者是文化和人才挑戰,如何組建和管理跨文化團隊,理解本地客戶需求,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
據了解,基于種種挑戰,“GO GLOBAL GO Program”計劃也同時配套組織支持與福利保障,解決出海員工在文化適應、語言溝通、職業發展、生活成本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中國技術出海的更大圖景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業的背景下,數據庫作為IT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市場空間巨大。
OceanBase的加速全球化是中國技術企業出海大潮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從云計算、數據庫到人工智能,越來越多中國科技企業攜自主創新技術走向國際市場。例如,包括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等在內的中國云服務商,均在通過建立海外數據中心、提供本地化服務等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與傳統的制造業出海不同,技術出海具有更高附加值和更強影響力。它不僅僅是市場的拓展,更是技術標準、架構理念和商業生態的輸出。一旦成功,將為中國企業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贏得更大話語權。”有市場分析人士對此表示。
然而,全球技術市場的競爭本質上是生態的競爭。中國技術企業出海,不僅要面對強勁的國際競爭對手,還要應對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找到突破口,考驗著企業的智慧和韌性。
排版:王璐璐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