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A股市場呈現沖高回落的態勢,科技股與傳統股在盤面上出現資金切換。當日共有4064只個股收漲,但市場交易量較前一日減少2000億元,降至1.75萬億元。
受訪人士指出,當前市場反彈的可持續性有待觀察,A股或延續震蕩整固格局,情緒面、資金面與政策面仍是主要驅動因素。投資者需關注外資流動的波動對市場情緒的擾動,以及量能萎縮對市場交易活躍度的制約作用。
通信、煤炭板塊領漲
今日,A股市場縮量收漲,交易量能縮至1.75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減少2000億元,創下8月8日以來的新低。桿杠資金方面,截至10月17日,滬深京兩融余額降至2.43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的2.46萬億元有所減少。
指數普漲,滬指收漲0.63%報3863.89點;創業板指盤中一度漲超3%,最終收跌1.98%報2993.45點;深證成指漲約1%,科創50、滬深300、上證50微漲,北證50微跌。
今日盤面上,資金從科技股向周期股切換的趨勢較為明顯。整體來看,CPO概念、通信設備、光通信模塊、F5G概念、機器人執行器、汽車熱管理、光電子器件等科技板塊領漲,煤炭、燃氣、航空機場等傳統股也有不俗表現。
申萬一級行業板塊漲多跌少,有色金屬回調1.34%,農林牧漁、美容護理、食品飲料、銀行板塊微跌。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交通運輸、社會服務等板塊也表現不錯。
科技板塊在早盤率先沖高,但隨后出現回落;傳統股則在早盤表現平淡,但午后一路走強。具體來看,通信板塊和煤炭板塊漲幅均超過3%,但二者走勢截然不同:通信板塊盤中沖高回落,而煤炭板塊則不斷走強。個股方面,世嘉科技、劍橋科技、超訊通信、瑞斯康達漲停。
陜西黑貓、安泰集團、鄭州煤電、遼寧能源、寶泰隆、大有能源、云煤能源漲停。
市場賺錢效應較好,當日共計4064只個股收漲,漲停股95只;1253只個股收跌,跌停股6只。從個股成交情況來看,日成交額超過100億元的個股僅有7只。
其中,光通信模塊個股表現突出,中際旭創收漲7.87%報403元/股,日成交額達245億元;新易盛收漲4.09%報329.24元/股。此外,陽光電源收漲3.02%,報148.63元/股;寧德時代收漲2.33%,報366.5元/股;寒武紀-U收漲2.68%,報1281.12元/股;三花智控收漲6.42%,報46.1元/股;立訊精密收漲2.99%,報57.15元/股。
“今日A股在經歷上周的震蕩調整后迎來反彈。然而,此輪上漲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短期來看,市場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包括外資流動的波動可能對情緒形成擾動,以及量能有所萎縮對行情延續性的制約。因此,預計短期A股或延續震蕩整固格局,情緒面、資金面與政策面仍是主要驅動因素。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表示,在前期震蕩回調后,今日A股迎來技術性反彈,整體呈現存量資金快速輪動的特征。不過,反彈持續性將依賴內需數據的兌現與企業盈利的實質改善,若社融、工業增加值等關鍵指標不及預期,市場或重回震蕩。
如何持倉布局
接下來,投資者該如何進行持倉布局呢?
陳興文建議,短期可適度參與煤炭、交通運輸等周期板塊的波段機會,尤其在PPI(生產者價格指數)觸底回升與穩基建發力的背景下,這些板塊具備階段性的彈性。資金面上,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北向資金的動向以及兩融余額的變化,并結合輿情熱度與產業資本的增持行為,綜合判斷市場的信心。
“在整體配置上,應注重安全邊際,優選業績能見度高、估值合理且現金流穩健的行業龍頭集群,在不確定性中構建確定性收益結構,以實現穿越周期的穩健增值。”陳興文認為,投資者堅持“長線布局+短期靈活”的雙軌策略。長期來看,要緊扣國家經濟轉型的主線,重點配置電力設備、機械設備與電子這三大核心賽道。其中,電力設備受益于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機械設備受益于設備更新與高端制造升級,電子行業則受益于半導體國產替代與AI(人工智能)硬件創新周期,這三大賽道都具備強大的產業趨勢支撐。
“短期來看,不確定因素壓制市場風險偏好,資金出于避險或止盈的需求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這一點可能在前期漲幅更大的科技成長風格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星石投資副總經理方磊表示,從中期角度來看,隨著中美關系逐步明晰,不確定性因素的擾動也會緩解。
方磊進一步指出,當前市場仍具有牛市驅動因素,流動性驅動有望持續,基本面驅動或將逐步跟上。在流動性方面,國內利率處于低位,海外流動性保持寬松,意味著資金對中國權益類資產的增配有望繼續。從基本面來看,政策發力帶動經濟逐步企穩并走出通縮仍是中期方向,基本面對權益類資產的驅動也將逐步增強。
鴻涵投資首席投資官呼振翼向記者表示,當前市場活躍度明顯下降,煤炭、消費板塊的活躍表現是市場階段性調整的特征,預計月底階段市場有望迎來修復。同時,大型科技公司開始公布三季報,備受業界關注。從行業來看,算力、有色行業有望實現高業績增速,軍工行業則可能出現整體行業拐點。短期內,市場機會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塊的修復以及有色、軍工板塊的彈性上,這些板塊的交易特征將更為明顯。而整體性的市場機會可能需要等到年底才會出現。
“四季度A股有望在政策與流動性的共振下延續結構性慢牛行情,低估值、高分紅板塊及高景氣成長方向仍具備結構性配置價值。”劉有華分析,從積極因素看,美聯儲降息預期顯著增強——市場預計10月降息概率已超過98%,12月可能進一步降息50個基點,美元流動性趨于寬松有望提振全球風險偏好。與此同時,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加力,為A股市場提供底部支撐。
中期視角下,劉有華指出,隨著“十五五”規劃逐步推進及四中全會臨近,科技自主可控與能源安全有望再度成為政策焦點。半導體、人工智能、稀土、煤炭等產業鏈或受益于景氣回升,成為階段性市場主線。流動性方面,兩融余額仍處高位,反映市場交投活躍,但需關注外資流動的波動對短期情緒的影響。
投資機會上,名禹資產認為,短期繼續關注受貿易摩擦影響較小的消費、紅利方向,如銀行、公用事業、食品飲料等板塊。同時,關注景氣回升的煤炭、航空機場等板塊。中期則繼續關注具有強產業趨勢的方向,如AI、機器人、創新藥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