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斗而不破,產業鏈安全為先
當前A股最大的結構性基本面線索依然是中企出海,當中美重新陷入斗而不破的狀態時,或持續影響市場對出海的定價。4月后的TACO經驗加上中國底氣的增加,導致不少投資者調倉時猶豫不決,給了紅利板塊階段性高切低并獲取超額的機會,但這只是舊邏輯下的輪動,并非新的主線。
新的線索是中國長期且系統性地保障資源安全、產業鏈安全和領先技術安全的戰略意圖,紅利輪動結束后,需密切跟蹤可能貫穿明年的新線索,包括產業鏈安全和端側AI。
廣發證券:橫盤主線的行情尚未終結,后續仍有新高可能
上周,此前領漲的產業主線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與波動。但主線的均線偏離度更多決定了行情短期走勢,而產業趨勢是決定主線橫盤之后是否會新高的根本。對于橫盤主線,我們認為行情尚未終結,后續仍有新高可能。首先,光模塊、PCB、創新藥等產業趨勢依然向上,且臨近三季報披露,高景氣方向更容易有業績催化。其次,短期的下跌主因關稅沖擊,而17日美國對華態度再度軟化,也進一步提高了本輪“TACO交易”的可能性。
本輪光模塊、PCB指數調整時長達13個交易日,調整幅度分別達17%、16%,和歷史主線對比,調整時長尚未達到平均水平,但調整幅度已經接近歷史均值;而創新藥指數自9月2日以來趨勢緩慢走弱,調整時長達28日,調整幅度達11%,和歷史主線對比,調整時長超過平均水平,但調整幅度尚未到達。
對于橫盤主線,從交易角度有兩種應對思路、無優劣之分:第一是先離場,后續等待新的催化/股價新高/分歧降低重新入場;第二是放寬止損堅定持有,熬過橫盤消化的過程。前者犧牲賠率換勝率,核心在于減倉主線后的倉位該如何配置?需要賣對+買對才能獲得更高的超額。后者犧牲勝率換賠率,核心在于,對于產業趨勢的判斷是否準確。
中信建投:縮量輪動繼續,風格切換已起
繼9月初算力板塊交易過熱見頂后,市場進入牛市整理期,呈現資金高切低、指數橫盤、縮量輪動的特征,該特征主要系目前尚未達到牛市整理期結束條件、中美關系不確定性仍在、關鍵會議前波動收斂所致。總體上我們認為牛市邏輯仍在,一方面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另一方面結構性景氣提供支撐,資金面充裕,下修幅度或有限。
中期配置方面,風格切換已經開始,短期關注“反制+避險”,年底關注紅利+科技風格。重點關注板塊包括:紅利、有色(稀土、貴金屬)、大金融(銀行、保險)、鋼鐵、農林牧漁、AI、電池、芯片、機器人、創新藥等。
光大證券:短期調整,無需悲觀
近期A股市場波動明顯,主要與高估值下中美關系不確定性增加有關。歷史來看,牛市中市場回調的情況較為常見。牛市震蕩上行階段通常在開啟后的第60~80個交易日里的走勢較為震蕩。此外,從歷史來看,牛市震蕩上行階段開啟后形成階段性高點后的回調,通常在震蕩上行的漲幅收窄至6%~7%后,重新開啟上漲。從時點上來看,牛市震蕩上行階段開啟后形成階段性高點后的回調低點,通常出現在震蕩上行開啟后的第90個交易日附近。當前市場開啟回調的時間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歷史規律。從調整的幅度來看,當前市場最大回撤為4.01%,并未超過歷史水平。市場大方向或仍處在牛市中,不過短期或進入寬幅震蕩階段。
行業配置方面,短期關注防御及消費板塊。防御板塊中可關注銀行、公用事業、煤炭等高股息方向,以及具有避險屬性的貴金屬等;消費板塊中,可以關注食品飲料、社會服務、美容護理等有望受益于內需政策加碼的方向。中期繼續關注TMT和先進制造板塊。
中國銀河證券:短期市場風格切換,聚焦“十五五”預期
短期來看,在外部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影響下,疊加部分板塊前期積累較大漲幅,資金情緒趨于謹慎。成交額出現縮量,部分資金風格轉向,市場階段性震蕩的概率較大。隨著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聚焦于“十五五”規劃,同時三季報進入集中披露期,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配置線索,政策聚焦與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同時,短期調整為投資者提供布局機會。居民存款搬家的邏輯并未改變,這有望成為A股市場資金面的長期增量,中長期資金加速布局權益市場,美聯儲降息開啟為全球流動性提供支撐。“十五五”規劃戰略布局引領下,科技產業加速實現趨勢性突破,反內卷政策推動企業盈利改善,共同夯實經濟基本面的韌性。
配置機會上,短期來看,紅利板塊防御屬性突出,涉及銀行、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等行業。中期線索上,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主題、“反內卷”、大消費板塊、“兩重”領域。
國金證券:這輪調整是結構切換的開始
上周市場調整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當前美國金融資產與GDP比值本就處于高位,服務業走弱且科技發展的過程中矛盾開始出現擴散。A股4月以來的上漲更多與海外邏輯同頻,這輪調整也是結構切換的開始。中期看,服務業向下與美國金融資產擴張放緩是確定的;全球制造業的修復和實物消耗的上行是確定的;而中國的資本外流在這一背景下的放緩也是中期趨勢。市場投資者只需根據中期趨勢,進行結構調整。
我們給出的配置推薦如下:第一,對國內行業的關注是短期的重點,近期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的內需行業值得關注:食品飲料、航空機場、煤炭。第二,中期來看,在新興市場制造業活動修復與投資加速的過程中,實物資產仍將占優,建議關注上游資源(銅、鋁、油、金)、資本品(工程機械、電力電網設備)、中間品(基礎化工、鋼鐵)。第三,企業端資金活化的進程仍在持續,非銀金融將受益于全社會資本回報的見底回升。
興業證券:以我為主,布局內部的確定性
往后看,海外擾動影響最大的時刻或正在過去,后續美聯儲議息會議、APEC峰會也將提供順風環境。而國內也即將進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三季報景氣驗證等積極因素密集催化的階段,市場對于景氣主線的共識也有望再一次凝聚。后續應對思路仍是以我為主,布局內部的確定性。
景氣和產業趨勢仍是核心。一方面,“高切低”也要注重景氣確定性,當前低位績優的行業包括新消費(乳制品、教育、飾品、寵物經濟)、軍工(航天航海裝備)、化工(農化制品、化學原料)、鋼鐵、券商保險、醫療服務、計算機設備、摩托車等。另一方面,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三季報業績構成核心催化的仍將是景氣成長主線,疊加避險情緒驅動的“高切低”交易也帶動性價比問題進一步消化,后續布局的重點仍是低吸被錯殺的景氣成長品種。當前重視軍工、國產算力產業鏈為代表的自主可控、“十五五”規劃受益品種,以及創新藥、北美算力鏈、游戲、電池等三季報景氣品種。
申萬宏源:四季度還有科技引領的行情
上周行情已經證明,順周期和價值行情暫時無法引領總體指數再上臺階,總體市場延續9月初以來的休整波段。歲末年初,順周期關鍵催化時機未到,科技成長產業趨勢催化更集中的格局未變。A股的有效突破最終還是要靠科技引領。從性價比來看,A股總體的賺錢效應已回落至中低位,調整波段已接近尾聲。同時創業板相對滬深300的擴散指標已回落至低位,“高切低”行情短期性價比已不高。
短期調整后,我們認為2025年四季度還有科技引領的行情。2026年春季可能是階段性高點,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點,更不是本輪全面牛市的高點。牛市還有縱深,隨著時間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繹的條件會越來越充分。
華西證券:A股修復行情將在10月下旬緩慢展開
近期,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副總統萬斯、財政部長貝森特等均釋放貿易緩和信號,中美雙方有望在接下來經貿磋商和APEC峰會兩國元首會晤期間達成部分共識,“TACO”交易再現。與4月7日各行業和風格指數普跌不同,本次“關稅風波2.0”更多體現為資金高低切換,融資資金和ETF資金整體仍在凈流入,指向股市微觀流動性仍較充裕。此外,資本市場“穩市機制”建設和投資者回報制度完善是本輪行情區別于以往的最大特征,也是A股“慢牛長牛”得以持續的制度基石,當前中國資產整體不貴,短暫顛簸后有望開啟一輪修復行情。
行業配置上,指數顛簸期會加快風格輪動,低位的紅利、金融可承接資金的流入。待結構再平衡后,市場向上突破大概率還是依靠景氣成長,資金仍有望重新聚焦科技成長和未來產業投資。主題上,建議關注“并購重組”。
信達證券:四季度指數大概率還會繼續上行
隨著下半年政策預期增多,股市逐漸對當期盈利脫敏,股市結構性賺錢效應已經接近1年,后續居民資金大概率會逐漸增加,股市大概率已經進入主升浪。國慶節后,美國表示正考慮對中國大幅提高關稅,對市場產生一定沖擊。參考2019年和今年4月關稅沖擊對市場影響的經驗,市場往往會調整到中國對等政策落地后。但我們認為市場調整的幅度不取決于中美關稅加征的幅度,主要還是取決于市場內在調整壓力。
9月以來市場波動加大,背后主要原因是換手率過快回升以及AI算力等部分板塊交易擁擠,在新的領漲板塊或風格形成前,市場往往會有波動。短期內關稅變化可能會帶來9月以來的第二次調整,時間上可能仍需要2—3周。消化完成后,指數可能在政策催化、盈利企穩預期、增量資金流入等因素的驅動下繼續上行。
風格切換可能會越來越強,關注低位價值板塊,銀行可能受益于風格切換有所反彈,非銀金融彈性逐漸增加,成長中關注低位的電力設備、AI應用端,周期股半年內也有望存在彈性表現。
責編:王璐璐
排版:劉珺宇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