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鋰電池電解液溶劑龍頭石大勝華(603026)披露的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4900萬元至75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126.51萬元盈利同比驟降534.97%至765.77%;扣非凈利潤虧損5300萬元至7900萬元,同比減少2177.13%至3196.10%。
今年以來,碳酸酯行業步入寒冬。石大勝華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部分產品價格同比下降,為應對行業競爭,公司加大了市場投入及研發力度,期間費用同比增加,營業利潤減少。
作為國內碳酸酯溶劑龍頭,石大勝華核心產品碳酸二甲酯系列受行業供需失衡沖擊顯著。2025年上半年,國內電解液溶劑市場新增產能集中釋放,而下游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速放緩,導致碳酸酯價格持續低位震蕩。同期,MTBE、丙二醇等產品也因供應過剩價格承壓,進一步侵蝕盈利空間。
成本端壓力同樣嚴峻。2025年上半年,石大勝華營業成本增速約17%,超過營收14.87%增速,同時期間費用大幅攀升,銷售費用增長33.73%,財務費用因利息支出激增944.57%,研發費用也增加21.85%至1.25億元。
石大勝華的困境并非個例,2025年以來,電解液產業鏈從上游鋰鹽到中游溶劑全面過剩,多數企業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據統計,受前期過剩慣性影響,截至三季度末價格仍處于歷史低位,企業利潤空間有限——三季度電解液平均利潤1649元/噸,環比下降29.61%,原料成本壓力尚未完全向下游傳導。
石大勝華此前曾表示,2025年下半年碳酸酯行業仍有新增產能釋放,供需失衡局面難改,價格或持續低位運行。
券商研報分析認為,“金九銀十”旺季與儲能需求共振正在打破僵局,需求端呈現“動力+儲能”雙輪驅動特征。展望四季度電解液需求將呈現“先增后降”走勢。10月至11月有望迎來年內產量峰值,一方面受益于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旺季備貨,另一方面美國儲能關稅延期等政策持續釋放海外需求。電解液價格難以出現大幅上漲,預計現貨市場維持窄幅震蕩,行業利潤修復速度將慢于需求增速。
長期維度,券商普遍看好行業周期性復蘇與結構性機會。預測2025年底至2026年,電解液行業將完成新一輪產能出清,中小企業退出后,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有望提升,帶動行業毛利率回升。供給端,龍頭企業擴產聚焦高端領域,避免低端產能過剩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