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收官戰。
9月底,國務院國資委相繼召開了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5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進入四季度關鍵期,記者注意到,近期央國企密集召開專題會議,以決戰決勝之姿,在提質增效、深化改革、培育新動能等方面同步推進,力求沖刺收官目標,并為“十五五”開局蓄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央國企四季度投資力度料將加大。以國家電網為例,預計其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首次突破6500億元,四季度新增投資規模預計約占全年三分之一。
穩增長:現金流與利潤“雙沖刺”
四季度是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決戰決勝期。從經營數據看,前三季度尤其是第三季度,多家央企展現出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中國華電前三季度實現“一利五率”的“一增一穩四提升”目標,能源保供扎實有力且綠色轉型提速。中國中煤雖階段性面臨經營效益與安全生產壓力,但三季度以來,緊抓“迎峰度夏”有利時機,全力增產增銷,深入挖潛增效,主要生產經營指標明顯改善。中建集團搶抓三季度黃金期,強化現場促市場,加快拓展城市更新、城市運營業務,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各項重點任務取得新進展。
不過,對標年度目標,企業仍強調需要加力沖刺。中國中煤提出,要堅持挖潛、深入降本,多措并舉、補欠增利,強調要保障年度產量與銷售創效任務,確保完成經營業績目標。
“現金流”也是四季度企業關注的高頻關鍵詞。中建集團提出,要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同時加力盤活存量資產,確保年度經營性凈現金流目標達成。
從宏觀數據看,國有經濟運行正迎來積極轉折。1—8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達53.9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實現年內營收增速首次轉正,為利潤改善提供重要支撐。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這是國有經濟運行重要的觀察點。
抓改革:錨定高質量收官達成四重目標
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隨著9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5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召開,改革高質量收官的內涵進一步明晰。
胡遲表示,第三次專題推進會圍繞抓好布局結構調整的關鍵任務,破解科技創新的瓶頸障礙,補強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的薄弱環節等作出具體部署,將對照預期目標掃尾。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周麗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改革高質量收官應該達成四重核心目標,包括:一是質量達標,在“卡脖子”技術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占比、公司治理“形似到神似”轉化等核心指標達到預設標準;二是成效落地,改革成果需切實體現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與經營績效改善,包括生產效率提高、利潤增長、功能發揮及員工獲得感提升;三是解決深層問題,要敢于觸碰并實質性解決長期存在的“硬骨頭”,如實現三項制度改革常態化運行;四是長效機制建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
10月9日,中國石化、一汽集團同日召開專題推進會。中國石化強調,要樹立更高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做實工作臺賬,推動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更大突破。一汽集團明確了“穩居中央企業改革評價第一梯隊”目標。
在地方,吉林省省長胡玉亭在國有參控股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持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高國有參控股企業治理水平,正確履行出資人股東職責,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青島國資委提出,著力提高改革發展質量效益,積極盤活閑置資產,在支撐區域經濟發展上取得明顯成效。
布新局:以有效投資育動能
四季度央企投資力度預計將溫和提速、結構優化。記者從國家電網了解到,1—9月國家電網固定資產投資超4200億元,預計2025年全年投資規模將首次突破6500億元。
周麗莎表示,國務院國資委近期多次強調,中央企業要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在穩增長中發揮“頂梁柱”、“壓艙石”的作用。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是央企最直接、最可控的穩增長手段。因此,從政策驅動角度看,投資力度加大是大概率事件。
從企業披露信息來看,央國企正著手“十五五”規劃編制與長期布局,通過優化投資結構、布局新興產業、推進數智化轉型,為未來發展培育新動能,實現短期沖刺與長期發展的有機銜接。
多家企業將“十五五”規劃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綁定,明確長期發展方向。哈電集團提出,聚焦重點任務謀劃“十五五”發展,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和產業化項目。中國華電圍繞國家戰略需要、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科學研究、統籌做好公司“十五五”規劃編制。
地方國企也在探索發展的“第二曲線”。吉林省提出,國有參控股企業要積極開辟發展國企創新轉型“第二曲線”,追求戰略實現與資本回報相統一。
數智化轉型與新興產業布局同步推進,成為央國企提升長期競爭力的關鍵。中國能建、哈電集團等將通過“人工智能+”“生產數字化”等手段,延伸產業鏈價值,提升核心競爭力。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