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研去了解和跟蹤上市公司的最新動態,是很多私募投研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界面新聞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15日,下半年以來共有2712家私募公司調研了1490只個股,累計調研總次數高達1.85萬次。
調研最為積極的前兩家私募分別為深圳市尚誠資產和廣東正圓私募,今年下半年以來的調研總次數分別為291次和217次,分別涉及271只和199只個股;青驪投資和盤京投資的調研總次數分別為143次和142次,排在第三和第四位,涉及的個股數量均為130只。
此外,高毅資產、天猊投資、明河投資、鴻運私募、耕霽(上海)投資、上海途靈資產、和諧匯一資產等多家私募下半年以來的調研總次數也都不少于100次,還有另外45家私募的調研總次數在50-100次之間。
表格:今年下半年以來調研總次數排名居于前20的私募名單(截至10月15日)數據來源:Wind、私募排排網、界面新聞整理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對界面新聞表示,私募參與調研上市公司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挖掘投資機會,通過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公司業務模式、財務狀況、競爭優勢等,尋找被低估或有成長潛力的企業,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是為了加強投后管理,對于已投資的上市公司,私募通過調研持續跟蹤公司經營動態,監督資金使用情況,保障投資收益。
今年下半年以來私募都在積極調研哪些方向?
備受各路市場資金關注的科技股是私募下半年以來重點調研的方向。Wind數據顯示,以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為參考,下半年被私募調研的1490只個股中,有384只隸屬于TMT行業(即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行業),占比25.77%。TMT內部,電子行業和計算機行業被調研的個股數量分別為207只和118只,通信行業和傳媒行業被調研的個股數量則相對較少,分別為38只和21只。
除了TMT行業以外,私募對機械設備和醫藥生物方向的調研熱情最高,下半年以來兩個行業中分別有200只和179只個股迎來私募的調研。此外,電力設備、基礎化工和汽車三個行業下半年以來被私募調研的個股數量也分別達到108只、101只和92只。
從市場表現方面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今年下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為15.13%。
4個TMT行業指數和上述其他多個被私募調研公司數量較多的行業所對應的指數中,通信、電子、電力設備三個行業指數下半年以來的漲幅均在40%以上,機械設備和基礎化工兩個行業指數漲幅也分別達到24.16%和16.47 %。汽車、計算機、傳媒、醫藥生物四個行業指數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漲幅則在12%-15%之間。
圖:今年下半年以來被私募調研個股行業分布及各行業指數漲幅情況(截至10月15日)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整理
個股表現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被私募調研的1490只個股下半年以來的股價走勢分化明顯。其中,有558只個股下半年以來的漲幅在0%-20%之間,406只個股漲幅在20%-50%之間,以上兩個漲幅區間內的個股合計占比為64.7%。另有44只個股漲幅超過100%,154只個股漲幅在50%-100%之間,328只個股下半年以來股價出現下跌。
圖:今年下半年以來被私募調研的個股漲跌分布情況(截至10月15日)數據來源:Wind、界面新聞整理
下半年以來一共有5只個股吸引到上百家私募公司參與調研,分別是邁威生物-U(688062.SH)、邁瑞醫療(300760.SZ)、水晶光電(002273.SZ)、晶盛機電(300316.SZ)以及德賽西威(002920.SZ),這5只個股近期的股價表現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化。
其中,邁威生物-U和邁瑞醫療均隸屬于生物醫藥行業,不過邁瑞生物-U主營創新型藥物和生物類似藥的研產銷,邁瑞醫療則聚焦于醫療器械領域,截至10月15日,兩只個股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漲幅分別為66.97%和3.14%。
水晶光電專注于成像光學零組件、汽車電子、反光材料等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產銷;晶盛機電主營半導體裝備、半導體襯底材料以及半導體耗材及零部件領域;德賽西威則聚焦于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及網聯服務三大領域的全棧融合。截至10月15日,這三只個股下半年以來的漲幅分別為28.49%、55.25%和34.68%。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對界面新聞表示,投資者在參考私募調研數據時,需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和期限等因素,進行理性分析和判斷,不能盲目跟風,而應將私募調研數據作為參考,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同時要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和分析方法,以更全面、準確地評估投資機會和風險,實現投資組合的優化和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