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以下簡稱“全國藝聯”)發布公告,對516家全國藝聯加盟影院進行清退。
公告顯示,為加強影院管理,全國藝聯對近期影片排片情況進行了全面篩查。據統計,五部國產影片《蒼山》《潮》《追幸福的人》《東四十條》《風起前的蒲公英》首周排片時,有數百家影院未排映任何場次,此類行為已違反藝聯加盟影院“保障藝術影片排映”的核心承諾。
經多輪數據復核確認,全國藝聯決定清退全國范圍內516家未實際排映的影院,并對清退影院進行公示。全國藝聯表示,將繼續完善管理機制,堅守藝術電影的放映陣地,讓優質作品真正走進觀眾視野。
資料顯示,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是在國家電影局支持下,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國內主要電影院線、電影創作領軍人物、網上售票平臺等多方力量,共同發起的長期放映藝術電影的社團組織。
藝術影廳主要放映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中外影片。其中國產影片主要涵蓋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國產新片、口碑較好的二輪影片、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外國影片主要為進口批片、影展片,包含世界電影史經典影片和近年來獲世界主要電影節獎項的佳作,以及具有藝術特色的現當代影片。
根據中國電影資料館官網信息,加盟全國藝聯有一定條件。加盟影院應承諾至少提供1塊銀幕,每天排映3場藝聯上線影片,每周至少為藝聯上線影片提供10個黃金場。
另外,加盟影院還有一定銀幕、座位和票房要求。一線城市加盟影院參考銀幕數為8—10個廳,座位數1000左右,票房不低于1100萬元,四五線城市參考票房要求不低于370萬元。
相對于商業影片而言,藝術影片受眾群體相對較小。因而,影院通常不會為藝術類影片提供大量排片。全國藝聯的初衷就在于為藝術電影爭取更多排片機會,推廣藝術電影,培養觀眾對藝術電影的觀影習慣。
為鼓勵加盟影院放映藝術電影,推廣藝術電影,根據影片情況,全國藝聯設立了優秀排映、優秀上座率、優秀宣傳、優秀票房產出獎等獎項,對推廣藝術電影表現突出的加盟影院進行嘉獎鼓勵。
但同時,全國藝聯也設立了加盟影院考核篩除標準。影院加盟后,如影片排片未達到排片指導要求,全國藝聯會向影院發送通知提示或采取密鑰延后,如影院多次排映不能達標,則考慮加盟合作終止。
根據全國藝聯2023年3月披露的數據,當時全國藝聯加盟影院共2654家,3179塊銀幕。藝聯加盟影院約占當時國內影院總數的20%。按照這一數據,此次清退超過500家加盟影院后,全國藝聯加盟影院數量或出現明顯下降。
此次已并非全國藝聯首次清退加盟影院。2023年3月底,全國藝聯就發出通知,將完全沒有排映《困在心緒里的兒子》和《生無可戀的奧托》的239家影院篩除出全國藝聯加盟影院名單。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藝術電影市場規模逐漸上升,部分藝術電影(含文藝片)取得不錯票房。如2018年底上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2.82億元,2019年底上映的《南方車站的聚會》票房超過2億元,《只有蕓知道》和《一秒鐘》票房也均超過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