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與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數碼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參與者名單。香港金管局稱,新一期沙盒計劃標志著業界從探索AI可能性,邁向推動安全可靠的AI應用。
據了解,在超60個方案中,來自20家銀行和14家技術供應商的27個方案入選第二期沙盒計劃。評審團隊會基于創新水平、技術復雜程度及其對業界的潛在價值來進行綜合篩選。
據香港金管局披露,第二期沙盒計劃的20家參與銀行為:螞蟻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集友銀行有限公司、招商永隆銀行有限公司、大新銀行有限公司、富邦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理慧銀行有限公司、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Natixis、PAOBankLimited、大眾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生銀行有限公司。
14家技術供應商為:AIFT 、阿里云、螞蟻數字科技、中國移動香港、華欽科技、聞歌國際、 Dyna.Al、安永、四方精創、香港科技大學、iMBrace、壹賬通金融科技、瑞萊智慧、VoteeAl。
27個入選第二期沙盒計劃的方案,應用場景囊括風險管理、反詐騙措施、客戶體驗,分別為多代理AI信貸組合管理、智能貿易融資辦理、市場風險監察及預警、強化人臉認證防偽驗證、跨界別多領域詐騙偵測、AI生成投資見解、客戶服務AI語音機器人、多渠道客戶關系管理和無障礙服務AI工具。
香港金管局介紹:第二期沙盒計劃聚焦加強AI治理,多個入圍案例采用“以AI對抗AI”的策略,例如運用AI對AI生成內容進行自動化質量檢測。同時,針對日漸增長的深度偽造詐騙風險,沙盒亦為開發創新防御機制提供了試驗場。部分參與者運用AI進行模擬攻防測試,鞏固系統以抵御更精密的數碼詐騙手法。
以入圍本期沙盒計劃的平安集團旗下PAObank(香港數字銀行)與金融壹賬通聯合打造的反欺詐策略平臺(Anti-FraudStrategyPlatform)為例,在可控的實驗環境中,PAObank聯合金融壹賬通將重點關注系統對深偽技術的識別能力,在身份驗證環節中運用尖端人工智能面部識別技術,實時驗證用戶自拍照片,偵查疑似偽造或合成面孔。該技術將協助團隊監控和防范潛在詐騙活動,從而提升銀行在風險管理和欺詐防范方面的能力。
金融壹賬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其推出“智能視覺反欺詐策略平臺”,構建“以AI對抗AI”的綜合防御體系。該平臺可對AI偽造圖像進行深度剖析,精準識別換臉、偽造視頻等復雜攻擊,平臺檢測防御率高達99%+。在國內,該技術已服務于多家金融機構,累計調用量超9000萬次,成功攔截黑產攻擊2萬余起。在香港,金融壹賬通已與兩家本地銀行達成“eKYC”反欺詐與大模型防偽項目合作,落地后預計將覆蓋香港超過七成零售銀行用戶。
PAObank首席科技官林海賓介紹,得益于平安集團及金融壹賬通的創新科技解決方案,開業五年的PAObank個人銀行業務發展勢頭強勁,外幣兌換、跨境匯款及保險陸續出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PAObank客戶存款總額突破80億港元。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第二期GenAI沙盒為實現更安全、更穩健的AI應用邁出重要一步。不同類型銀行的參與,充分反映了AI帶來的轉型潛力,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排版:劉珺宇
校對:廖勝超